清霜欲重小春天,杨柳萧疏带晓烟。
无奈东皇苦多事,又传春信到梅边。
清霜欲重小春天,杨柳萧疏带晓烟。
无奈东皇苦多事,又传春信到梅边。
这首元代诗人善住所作的《冬日偶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感受。
首句“清霜欲重小春天”,巧妙地将冬末的寒冷与春意萌动交织在一起,清霜虽重,却孕育着生机,仿佛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这里的“小春天”并非指真正的春天,而是暗示着万物复苏的前兆,给人一种温暖而期待的感觉。
次句“杨柳萧疏带晓烟”,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静谧与朦胧。杨柳在寒风中显得萧瑟,但晨雾缭绕其间,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神秘感。这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转换。
“无奈东皇苦多事,又传春信到梅边。”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感慨。东皇,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这里借指春天的使者。诗人似乎在说,春天总是不辞劳苦地忙碌着,不断地传递着生命的讯息。特别提到“到梅边”,既点明了春天即将来临,梅花即将绽放的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新生命、新希望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冬去春来之际自然界的变化,以及诗人对这一过程的深刻感悟和美好期待。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