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楼台歌吹繁,扬州无复似当年。
古来兴废皆如此,徒使登临一慨然。
十里楼台歌吹繁,扬州无复似当年。
古来兴废皆如此,徒使登临一慨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和原父扬州六题(其四)竹西亭》中的第四首。诗中,诗人描绘了扬州繁华景象不再,与过去盛况形成鲜明对比。"十里楼台歌吹繁"形象地展现出昔日扬州的热闹与喧嚣,而"扬州无复似当年"则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今夕之落寞的感慨。诗人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兴衰更替,认为这是自古以来的常态,不禁让登临此地的人油然而生一种苍凉的历史感慨。整首诗寓情于景,富有哲理,体现了欧阳修散文诗的特色。
凤城东去,一片斜阳,千里红叶。
便不凄凉,早是凄凉时节。
云骢渐抛珠汗渍,桃花鞭影明灭。
笑回头,有蒲萄酒暖,当垆如月。
算此去、金波正满,何处关山,玉笛吹裂。
古镇黄花,看即满头须折。
扈跸长杨人自好,翠帷未惯伤离别。
只归来,古奚囊、尽添冰雪。
二十年,居停处,梵王宫。惯听残暮鼓晨钟。
参差台殿,绣幡莲座簇金容。
山僧每话,前朝事、中贵豪雄。
笑刘郎,重到此,悲紫陌,忆桃红。向兔葵燕麦春风。
惟虚不坏,但教成住尽归空。
尚有高梁桥下水,依旧溶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