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碎中流。推篷客思悠。是谁家、人倚高楼。
笛里从来增别恨,况永夕、拥孤舟。折柳起边愁。
梅花落素秋。一声声、跌宕夷犹。
曲罢更阑星在水,听隐约、答渔讴。
月影碎中流。推篷客思悠。是谁家、人倚高楼。
笛里从来增别恨,况永夕、拥孤舟。折柳起边愁。
梅花落素秋。一声声、跌宕夷犹。
曲罢更阑星在水,听隐约、答渔讴。
这首清代薛时雨的《唐多令·夜泊绍兴闻笛》描绘了夜晚泊船绍兴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月影摇曳、流水潺潺,以及笛声的飘渺,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情的氛围。
"月影碎中流",以月影在水中破碎的意象,暗示着夜的静谧和水面的波动,也暗寓诗人内心的思绪纷飞。"推篷客思悠",推开船篷的动作,透露出游子在外的孤独与远方的思念。
"是谁家、人倚高楼",通过想象高楼之上有人倚窗远眺,笛声传来,增添了离别的哀愁。"笛里从来增别恨",进一步强调笛声所唤起的离别之苦。"况永夕、拥孤舟",长夜漫漫,诗人独自拥舟,更显其孤寂。
"折柳起边愁",借古人折柳送别的习俗,表达边地的愁绪。"梅花落素秋",以梅花凋零的秋季景象,渲染凄凉的气氛。"一声声、跌宕夷犹",笛声起伏不定,如同诗人的心绪,难以平静。
最后,"曲罢更阑星在水,听隐约、答渔讴",曲终人散后,只有星星倒映在水面,远处传来渔夫的歌声,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伤的画面,诗人的情绪在寂静中得到了些许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生情,通过月、笛、柳、梅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夜泊他乡的孤寂与离愁,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