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雨连绵南望洛阳因寄吴大理温中丞谢给事刘兵宪吕太守词丈》
《秋雨连绵南望洛阳因寄吴大理温中丞谢给事刘兵宪吕太守词丈》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白首飘蓬来自西,旧交南望感云泥。

周南文物犹逢汉,邺下词人久别齐。

河涨蛟龙秋怒转,雨昏乌鹊夜愁栖。

嵩峰暗落三花树,空约登攀去路迷。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秋雨连绵南望洛阳因寄吴大理温中丞谢给事刘兵宪吕太守词丈》。诗中以秋雨为背景,抒发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联“白首飘蓬来自西,旧交南望感云泥”,诗人以自己的白发和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自比,表达了对老友的怀念之情。同时,“南望”二字则寄托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仿佛在云雾缭绕的天空中寻找着他们的身影。

颔联“周南文物犹逢汉,邺下词人久别齐”,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将友情的深厚与时间的流逝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周南指的是周朝的南方,这里借指友人的家乡;邺下则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都城,这里借指友人的所在之地。这两句诗既赞美了友人的才华横溢,又感叹了岁月的无情,让友情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更加珍贵。

颈联“河涨蛟龙秋怒转,雨昏乌鹊夜愁栖”,描绘了一幅秋雨连绵、河水上涨、蛟龙怒吼、乌鹊愁栖的画面。这不仅渲染了凄凉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远方朋友的牵挂。雨中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相互映照,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为深沉。

尾联“嵩峰暗落三花树,空约登攀去路迷”,以嵩山的景色作为结尾,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嵩山的三花树在暗淡的光线中显得格外孤寂,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而“空约登攀去路迷”则表达了诗人虽然渴望与友人相聚,但现实却充满了迷茫和困难,难以实现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游西源于白云峰下烟霏雾霭间逢一女子缟裙翠袂玉雪可念同游十有二人遂共酌酒于大石屏季直弟有诗因用其韵

相携摄履响层峦,翠蔓苍萝著处攀。

身在天台秋色里,路经巫峡暮云间。

欲飞还住一仙子,似淡如浓双远山。

笑尽一樽无处觅,断肠雾鬓与风鬟。

(0)

喜雪

同云生旧腊,积雪入新春。

野色连沧海,驩声动紫宸。

峰峦朝掩映,楼阁夜精神。

莫展山阴画,虽工不是真。

(0)

海上作

晴浪空仍白,云峰远更青。

乾坤几万里,聚落一浮萍。

自昔闻溟渤,从今小洞庭。

端如初发覆,坐觉病眸醒。

(0)

晓霁

夜来细雨暗冥冥,晓起秋容入画屏。

水色净涵天影碧,林梢微露远峰青。

嫩黄稼卧衡从亩,老翠柳拖长短亭。

一晌西风醒睡眼,端如痛饮读骚经。

(0)

送黄机宜叔愚归省四明

洒落孤标第一流,笑谈倾座气横秋。

聊参机密东州幕,曾与风流玉局游。

听雨忽惊形梦寐,临风那肯更迟留。

橘堂想像多佳致,恨不追参李郭舟。

(0)

送侍御帅夔府·其一

湖海番君国,江山白帝城。

凝香馀坐啸,飞诏趣遄征。

誉处千钧重,辎车一羽轻。

攀辕雪眉老,送目逐双旌。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