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繇。
藕花无数满汀洲。
五月临平山下路,蚕成衣褛麦成秋。
人家多住浅溪头。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繇。
藕花无数满汀洲。
五月临平山下路,蚕成衣褛麦成秋。
人家多住浅溪头。
这首明代诗人俞彦的《浣溪沙·其五》改参寥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夏日风情图。"风蒲猎猎弄轻柔",通过"猎猎"一词,形象地写出微风吹过菖蒲,叶子摇曳生姿的动态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轻盈的氛围。"欲立蜻蜓不自繇",蜻蜓在风中翩翩起舞,试图停留在菖蒲上,却因风力不定而难以稳定,流露出自然界的生动与趣味。
"藕花无数满汀洲",描绘了盛开的荷花点缀在水边的洲渚上,画面清新,富有生机。"五月临平山下路",点明了时令为初夏五月,地点是临平山脚下,山路两旁可能是一片翠绿的田野。
"蚕成衣褛麦成秋",暗示着农事繁忙的季节,蚕丝已成茧,丰收的麦子即将成熟,展现了农耕社会的生活气息。"人家多住浅溪头",进一步描绘了水乡人家依溪而居的景象,透露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恬静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乡村的夏日风光和田园生活,寓情于景,富有诗意。
牝锁玄通,龙奔虎走,微微调息绵绵。
清风透户,不放马猿颠。
姹女婴儿相遇,论清净、至妙根源。
无作做,自然成道,决上大罗天。
愚男专恳告,十方父母,听取儿言。
愿茶坊酒肆,递互相传。
莫以孤言貉语,是端的、秘密幽玄。
凭斯用,人人有分,个个做神仙。
皇都门外,玄都观里。
露井树傍歌意,先生凭恁作生涯,只嘲柳嘲桃嘲李。
酒龙歌凤,莫相回避。就取逢场戏。
且听人劝要推移,更宜笑宜狂宜醉。
莫寻玄妙。我分明说破,修行关窍。
战睡敌魔,忘情绝念,此是圣贤正教。
饮食则定除疑,每日勤修觉照。莫差了。
待无眠无睡,心方合道。别有玄和妙。
炼气成神,自有金光罩。
五气朝元,三花聚顶,水火运行颠倒。
九阳结就还丹,射透灵台八表。功行了。
向长生路上,闲游三岛。
丁丁起处。在纵牧九京,经烧残树。
时见鸟鸢饥噪,鸺鹠妖呼。数间老屋团荒堵。
算何人、瓣香来注。淡烟斜照,闲花野棠,杳杳年度。
世事几、番云覆雨,独此道嫌人,抛弃尘土。
眼里长青,谁也解如山否。
三三五五骑牛伴,望前村、吹笛归去。
柳青梨白,春浓月淡,蹋歌椎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