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灵岩》
《游灵岩》全文
宋 / 王龙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古寺山坰远,蹻攀一径斜。

洞深留碧霭,溪急荡晴沙。

殿接岩松影,堂邻野客家。

谒僧询世事,无语指灯花。

(0)
翻译
古老的寺庙坐落在偏远的山林深处,一条小路蜿蜒而上。
洞穴幽深,藏匿着青翠的云雾,溪流湍急,冲击着清澈的河床。
大殿连接着岩壁上的松树投影,厢房靠近野外的农舍。
我去拜访僧人,询问世间之事,但他们默默无言,只指向闪烁的灯花。
注释
古寺:古老的寺庙。
山坰:偏远的山林。
蹻攀:徒步攀登。
一径:一条小路。
碧霭:青翠的云雾。
溪急:溪流湍急。
晴沙:清澈的河床。
岩松:岩石上的松树。
邻:靠近。
野客:野外的居民。
谒僧:拜访僧人。
询世事:询问世间之事。
灯花:油灯的火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寺的幽静景象和诗人与僧侣交流的情景。开篇“古寺山坰远,蹻攀一径斜”两句,通过对寺庙位置的描述,展现了一个隐秘而又不易到达的地方,这里的“蹻攀”形容攀登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求索真理的心境。

接下来的“洞深留碧霭,溪急荡晴沙”两句,更进一层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洞深”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一个幽深之处,而“留碧霭”则是对光线在水中折射形成的美妙效果的描述;“溪急”和“荡晴沙”共同构建了一幅动静结合、清新脱俗的画面。

中间的“殿接岩松影,堂邻野客家”两句,通过对建筑与自然景观交融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寺庙与周遭环境和谐共生的意境。“殿接岩松影”展现了寺庙建筑与山石之间的紧密联系,而“堂邻野客家”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生活、远离尘嚣的向往。

最后,“谒僧询世事,无语指灯花”两句,则是诗人对于生命、宇宙以及世间万象深层次探究的表现。诗人通过与僧侣的交流,寻求内在的平静和智慧,而“无语指灯花”则可能隐喻着超越语言文字,直接领悟真理的心灵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净化的意境。

作者介绍

王龙学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百香诗·其七十八春游

傍柳随花笑几场,管弦声里度韶光。

尘随金勒□□细,风飏罗衣缕缕香。

(0)

百香诗·其四十二真珠花

颗颗铺排翠叶光,春回合浦价难量。

晓来三□花间露,犹带鲛人泣泪香。

(0)

西山道中

扶携筇竹上空亭,夹路长松不断青。

千尽涧泉飞洞壑,百盘螺髻入高冥。

人行乱叶云迷屐,雁下寒芦雪满汀。

空谷谁能继遗逸,《移文》应辱草堂灵。

(0)

山夜

登眺忘疲苶,归来约四更。

人依山鬼宿,星代月华明。

入寂无昏旦,观心一死生。

野溪流不断,风定夜声清。

(0)

江南

江水是弱水,久已沉羽毛。

江水是江水,我岂无轻舠。

中流双鸳鸯,唼波影凌乱。

鸳鸯且莫飞,我有好针线。

绣在合欢被,与汝日相见。

(0)

刘东郊归自关中述华山之游为作诗纪之

刘君新从华阴归,为我口述华山游。

华山巀嵲五千仞,金精白气西作秋。

初向云台辨云树,已是希夷栖隐处。

足捷如骑酒家龙,眼明未厌公超雾。

径回路绝飞鸟还,青壁杳蔼凌云端。

停策仰望坐叹息,安得羽翼临风翻。

垂垂铁绠一千丈,烈日长风久摩荡。

半足入壁出壁间,双手缘云上云上。

苍龙当我来,兀奡露半背,我欲踏之势恐坠。

不知天际去之几,俯视人间已无地。

此时贾勇气转健,矫首三峰忽当面。

峰顶玄鹤鸣向人,云中玉女遥相见。

仰天长啸天宇空,浩浩万里来罡风,幸不吹堕尘埃中。

五陵北原青未已,黄河无声流向东。

平生浪迹长游衍,太华峰头足萧散。

以兹顿遣胸中忧,却使云泉今尚婘。

吾闻此语心茫然,天池仙掌纷眼前。

忽忆十年意不乐,魂梦却堕东峰巅。

何时拄杖凌紫烟,仙人金液非我意,试看峰头玉井莲。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