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眺忘疲苶,归来约四更。
人依山鬼宿,星代月华明。
入寂无昏旦,观心一死生。
野溪流不断,风定夜声清。
登眺忘疲苶,归来约四更。
人依山鬼宿,星代月华明。
入寂无昏旦,观心一死生。
野溪流不断,风定夜声清。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登山远眺的情景,充满了静谧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登眺忘疲苶”,诗人登高望远,忘记了旅途的疲惫,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接着,“归来约四更”则点明时间,夜色已深,归途将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人依山鬼宿,星代月华明。”这两句描绘了夜晚山中的景象,人仿佛与山中的鬼神共宿,星光代替了月光,照亮了夜空,既神秘又壮丽。
“入寂无昏旦,观心一死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在寂静的夜晚,时间似乎失去了界限,生死也变得模糊,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本质的感悟。
最后,“野溪流不断,风定夜声清。”野溪潺潺流淌,即使在夜晚也未曾停歇,而当风平息时,夜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夜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燕市西番旧羌落,屠杀天生自安乐。
都城用牛不计万,远近群驱就束缚。
撑拄蹄角侧不起,努张血力睛犹烁。
钦刃一哮微带声,中节砉然遂解膊。
庖丁见惯谈笑轻,一瞬十牛如振萚。
众牛旁立相待死,毛角濈濈神自若。
胔肪同登大俎盘,皮骨群分百匠错。
死犹济物不辞用,生本利人代耕作。
虎豹凶残出于柙,劳生尽力填溪壑。
功罪报施已不仁,造物何尝分厚薄。
东风春草年年生,老牛死尽犊还耕。
山人朝猎得一貉,换米一筥十日乐。
一貉可怜获一筥,百貉成裘知几许。
素丝细制光蒙戎,堆床照耀锦绣红。
王孙著来骑大马,霜飞雪下无寒风。
时易调移不称意,金毳纵横遭委弃。
朱门错刀如流泉,还忆山人始得年。
关中八水汇,清渭独朝宗。
黄河西北来,交会船司空。
河流挟底柱,岳势分宏农。
山河两戒首,气压殽函东。
金天正肃杀,屹然白帝宫。
削成五千仞,真宰散鸿濛。
及关见岌嶪,元精罗心胸。
倏忽云气生,西接终南峰。
诸峰忽已失,俯首趋河潼。
峨峨司寇冠,独立青云中。
苍茫望三辅,秋气去安穷。
荒唐秦皇腊,寂寞希夷踪。
何当驾白鹿,还共骖茅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