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风送棠梨雨,寒食原头哭伥鬼。
马医夏畦有子孙,岁岁犹能来作主。
孤坟三尺掩黄沙,多年白骨久无家。
妖狐穿穴狡兔伏,树死枝枯啼老鸦。
断碑仆地土花碧,当日争挥谀墓笔。
文字摧残读不成,牧儿占作摊钱石。
白杨风送棠梨雨,寒食原头哭伥鬼。
马医夏畦有子孙,岁岁犹能来作主。
孤坟三尺掩黄沙,多年白骨久无家。
妖狐穿穴狡兔伏,树死枝枯啼老鸦。
断碑仆地土花碧,当日争挥谀墓笔。
文字摧残读不成,牧儿占作摊钱石。
这首明代诗人瞿佑的《古冢行》描绘了一幅凄凉而荒芜的古墓景象。首句“白杨风送棠梨雨”,以白杨和棠梨的意象渲染出一种阴冷的氛围,暗示着墓地的寂静与荒凉。接下来,“寒食原头哭伥鬼”点明了清明时节,人们在墓前哭泣,表达了对亡者的哀思。
诗中提到“马医夏畦有子孙”,即使墓主人已逝,但其后代仍然延续家族传统,前来祭扫,显示出对先人的尊重和怀念。“孤坟三尺掩黄沙,多年白骨久无家”进一步强调了墓地的孤独和岁月的无情,连动物也成了墓地的见证者:“妖狐穿穴狡兔伏,树死枝枯啼老鸦”。
“断碑仆地土花碧”描绘了墓碑的残破,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当日争挥谀墓笔”则揭示了过去人们对墓主的恭维可能已随时间消磨,只剩下“文字摧残读不成”的痕迹。最后,“牧儿占作摊钱石”写实了现实中的荒谬,连墓碑上的文字都被人当作石头用来赌博,令人感叹世事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古墓的衰败和人们对先人的缅怀,以及历史遗迹在时间长河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