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郡大江边,危楼夕照前。
青芜卑湿地,白露泬寥天。
乡国此时阻,家书何处传?
仍闻陈蔡戍,转战已三年。
小郡大江边,危楼夕照前。
青芜卑湿地,白露泬寥天。
乡国此时阻,家书何处传?
仍闻陈蔡戍,转战已三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边疆小郡的楼阁中,面对大江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危楼之上,营造出一种孤独与苍凉的情怀。同时,诗人通过“青芜卑湿地”和“白露泬寥天”的意象,渲染了秋季的氛围,给人以萧瑟、凄清之感。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心系家乡,却因为战乱无法联系。这份思念之情通过“乡国此时阻,家书何处传?”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仍闻陈蔡戍,转战已三年”则展示了战事的连绵不断和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景物交融,既有对家国的深切思念,也有对战争的无奈与哀叹。白居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内心的情感转化为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和时代背景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