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领通侯位上卿,三分淮蔡各专征。
东来处仲无他志,北去深源有盛名。
江左衣冠先解体,京西豪杰竟投兵。
只今八月观涛处,浪打新塘战鼓声。
尽领通侯位上卿,三分淮蔡各专征。
东来处仲无他志,北去深源有盛名。
江左衣冠先解体,京西豪杰竟投兵。
只今八月观涛处,浪打新塘战鼓声。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吴伟业所作的《扬州》。诗中描绘了历史上的一个场景,主人公似乎是一位地位显赫的将领,担任着通侯或上卿的职务,负责淮蔡地区的军事行动,显示出其在军事上的分疆而治。第二句提到“东来处仲无他志”,暗示东部的军事行动并无其他企图,而“北去深源有盛名”则可能指北方将领深源的威名。
接着,诗人通过“江左衣冠先解体”一句,暗示了江南士族的衰落和离散,与北方的军事行动形成对比。最后一句“京西豪杰竟投兵”则揭示了京城西部的英雄人物纷纷响应号召,参与到战斗中来。结尾以“只今八月观涛处,浪打新塘战鼓声”收束,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的紧张气氛,涛声与战鼓交织,仿佛还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展现了明末社会动荡时期的政治军事格局,以及士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反应,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和文学价值。
强年方入粤,晏岁暂还家。
数口我堪托,孤帆路不赊。
乡音殊未改,容鬓觉初华。
此别无他赠,清尊对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