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踪清节,任高飞遐举,龙潜云逸。
国破家亡何所有?剩得董南真笔。
大义君臣,同心兄弟,忠孝由中出。
逍遥尘外,叹时人似沙虱。
何必天子书门,有司供直,始可称华密。
闻说荆溪风土厚,好借城边廛一。
老妪情亲,东坡住稳,终日吟摇膝。
俄傅唐贡,产茶更产芝术。
孤踪清节,任高飞遐举,龙潜云逸。
国破家亡何所有?剩得董南真笔。
大义君臣,同心兄弟,忠孝由中出。
逍遥尘外,叹时人似沙虱。
何必天子书门,有司供直,始可称华密。
闻说荆溪风土厚,好借城边廛一。
老妪情亲,东坡住稳,终日吟摇膝。
俄傅唐贡,产茶更产芝术。
这首诗《百字令·和史蘧庵太史见赠原韵》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肃润所作,其内容深沉,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社会、人生深刻的思考与感慨。
首先,“孤踪清节,任高飞遐举,龙潜云逸”,开篇即以“孤踪”、“清节”描绘了诗人的独立人格与超凡脱俗的追求,仿佛在高空中自由飞翔,又如龙潜于云雾之中,隐而不露,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着,“国破家亡何所有?剩得董南真笔”,诗人面对国家的破碎、家庭的毁灭,却依然保有“董南真笔”,这里的“董南真笔”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才华、信念或某种精神支柱,表达了在逆境中仍能坚守自我、保持内心纯净的决心。
“大义君臣,同心兄弟,忠孝由中出”,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忠诚、孝道的坚持,认为这些美德源自内心的真诚,而非外在的强制或形式。
“逍遥尘外,叹时人似沙虱”,诗人感叹世态炎凉,人们如同被忽视的沙虱,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批判,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何必天子书门,有司供直,始可称华密”,此处诗人质疑传统功名观念,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应仅依赖于官位或权力的认可,而应在于个人的品德与才能。
“闻说荆溪风土厚,好借城边廛一”,诗人提到荆溪这个地方的淳朴民风,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体现了对和谐社会环境的向往。
“老妪情亲,东坡住稳,终日吟摇膝”,这里通过引用苏轼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渴望与普通百姓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在宁静生活中创作的愿景。
最后,“俄傅唐贡,产茶更产芝术”,诗人以茶叶和草药的生产为例,暗示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也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的复杂心态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