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阴寒食近。又做冷欺花,几番风信。春情渐吹醒。
看一株杨柳,眠还不稳。孤怀易感。
眼前事、何堪重省。
尽无聊、减字偷声,摹写一腔心影。沉闷。
麋丸墨淡,虎仆毫尖,难题幽愤。莺慵蝶困。
花间意,更休问。
总三分春色,二分风雨,不敌十分长恨。
任囊琴、挂壁年年,尘封玉轸。
轻阴寒食近。又做冷欺花,几番风信。春情渐吹醒。
看一株杨柳,眠还不稳。孤怀易感。
眼前事、何堪重省。
尽无聊、减字偷声,摹写一腔心影。沉闷。
麋丸墨淡,虎仆毫尖,难题幽愤。莺慵蝶困。
花间意,更休问。
总三分春色,二分风雨,不敌十分长恨。
任囊琴、挂壁年年,尘封玉轸。
这首《瑞鹤仙》由清代诗人王韵梅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日的哀愁与无奈。开篇“轻阴寒食近。又做冷欺花,几番风信。”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春末时节的微凉与花儿的脆弱,暗示着季节更迭中的哀伤情绪。接下来,“春情渐吹醒。看一株杨柳,眠还不稳。”进一步深化情感,将春日的觉醒与杨柳的不安定联系起来,仿佛在诉说内心的波动。
“孤怀易感。眼前事、何堪重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敏感,面对过往之事,难以承受再次回忆的痛苦。接着,“尽无聊、减字偷声,摹写一腔心影。”通过艺术创作来排遣内心的苦闷,试图在文字中捕捉心灵的痕迹。
“沉闷。麋丸墨淡,虎仆毫尖,难题幽愤。”描述了创作过程中的艰难与压抑,用淡墨和锐利的笔触去描绘心中的愁绪,仿佛在寻求一种释放的方式。最后,“莺慵蝶困。花间意,更休问。”以自然界的慵懒与疲倦,象征诗人情感的疲惫与无力,暗示对复杂情感的逃避。
“总三分春色,二分风雨,不敌十分长恨。”总结了春日的美好与风雨的侵袭,都无法抵消内心深深的遗憾与悲伤。而“任囊琴、挂壁年年,尘封玉轸。”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琴囊虽在,但琴弦已尘封,寓意着美好记忆的逐渐消失。
整体而言,《瑞鹤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日哀愁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举眼望龛赭,潮头如雪白。
搔头发种种,潮色满巾帼。
蹉跎十二岁,一脉未亡魄。
龙函润生雷,当暑启旧册。
犹如面中丞,委蛇退公隙。
问儿今何为,名在象胥籍。
钱塘县官酣,云即寿母席。
狂簪榴花归,更助醉面赤。
儿心岂不亟,重以万山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