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卯开岁九日弟镠宅观灯次秉之韵》
《己卯开岁九日弟镠宅观灯次秉之韵》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灿灿红莲映绿池,看灯又是去年时。

银毬雪色悬珠箔,画带波文绾铁丝。

闪铄最宜初月映,飘䬙无藉好风吹。

因思二十年前会,凤阁传宣趋进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观赏灯火的场景,充满了节日的喜庆与热闹。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莲映照碧池的美丽景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

“灿灿红莲映绿池”,红莲在绿色的池水中绽放,色彩鲜明,光华四溢,营造出一种热烈而生机勃勃的氛围。“看灯又是去年时”,点明了这是又一年的元宵佳节,人们再次聚在一起,欣赏灯火,享受团圆的喜悦。

接下来,“银毬雪色悬珠箔,画带波文绾铁丝”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悬挂的灯笼和装饰品。灯笼如银球般洁白,点缀着珠帘,波纹般的图案交织在铁丝上,形成了一幅精美的画面。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节日装饰的精美,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闪铄最宜初月映,飘䬙无藉好风吹”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灯火在月光下的闪烁,以及微风中灯笼轻轻摇曳的情景。月光与灯火交相辉映,增添了夜晚的浪漫与神秘感。同时,诗人通过“无藉好风吹”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因思二十年前会,凤阁传宣趋进词”两句,诗人回忆起二十年前在同样场合的聚会,那时在华丽的宫殿中,传来宣读诏书的声音,预示着重要的决策或庆典。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个人经历的丰富与变化,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深深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钱文季少卿以蜀中织成山谷庐山高为寿次韵

七十衰翁年愈高,意气销尽湖海豪。
平生万事不翅足,但欲乞身归故巢。
几番挂冠不容去,归梦屡涉沧浪涛。
纵使不去岂能久,命如槁叶风将飘。
一阳来复值初度,方念吹棘心夭夭。
何期老友加记录,乃为衰朽亲挥毫。
庐山高哉山谷字,蜀女织就新冰绡。
安得东归抱四绝,双凫飞舄追王乔。
张图痛饮信一快,更须传宝留儿曹。
庆朝非远却图报,别当作颂齐崧高。

(0)

十月旦尚暖用夹公服二月初吉雪寒甚服单

尚暖先添夹,方寒却用单。
不惟春料峭,况值雪飞翻。
但欲朝仪肃,难求已分安。
衣囊如欲懒,归去老江干。

(0)

石南康挽词

挺挺石可转,恂恂衣不胜。
平生忧国志,长夜读书灯。
大易窥三古,中庸进百能。
惜哉天不憗,无复见川增。

(0)

题惠崇着色四时景物

旧说惠崇真画师,生绡四幅见天机。
鹭翻桃岸韶光妩,鹅漾莲塘暑气微。
风劲宾鸿霜始肃,寒欺花鸭雪初飞。
分明知是丹青卷,仍欲沙头唤渡归。

(0)

题驾临李谪仙二像

不有风流贺季真,更谁能识谪仙人。
金龟换酒今何在,相对画图如有神。

(0)

题罗春伯所藏修禊序

东游登会稽,只见兰亭不见碑。
北过中山府,欲访此碑不知处。
閒从故家看墨本,如此二者绝难过。
曾经耶律毡裹去,至今胡虏犹知慕。
时将一二馈肤使,持归往往快先覩。
未知玉石真在否,要比江南终近古。
他日缚取呼韩作编户,勒铭归来过定武。
只问君王乞此碑,打向人间莫论教。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