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灿红莲映绿池,看灯又是去年时。
银毬雪色悬珠箔,画带波文绾铁丝。
闪铄最宜初月映,飘䬙无藉好风吹。
因思二十年前会,凤阁传宣趋进词。
灿灿红莲映绿池,看灯又是去年时。
银毬雪色悬珠箔,画带波文绾铁丝。
闪铄最宜初月映,飘䬙无藉好风吹。
因思二十年前会,凤阁传宣趋进词。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观赏灯火的场景,充满了节日的喜庆与热闹。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莲映照碧池的美丽景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
“灿灿红莲映绿池”,红莲在绿色的池水中绽放,色彩鲜明,光华四溢,营造出一种热烈而生机勃勃的氛围。“看灯又是去年时”,点明了这是又一年的元宵佳节,人们再次聚在一起,欣赏灯火,享受团圆的喜悦。
接下来,“银毬雪色悬珠箔,画带波文绾铁丝”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悬挂的灯笼和装饰品。灯笼如银球般洁白,点缀着珠帘,波纹般的图案交织在铁丝上,形成了一幅精美的画面。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节日装饰的精美,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闪铄最宜初月映,飘䬙无藉好风吹”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灯火在月光下的闪烁,以及微风中灯笼轻轻摇曳的情景。月光与灯火交相辉映,增添了夜晚的浪漫与神秘感。同时,诗人通过“无藉好风吹”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因思二十年前会,凤阁传宣趋进词”两句,诗人回忆起二十年前在同样场合的聚会,那时在华丽的宫殿中,传来宣读诏书的声音,预示着重要的决策或庆典。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个人经历的丰富与变化,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深深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七十衰翁年愈高,意气销尽湖海豪。
平生万事不翅足,但欲乞身归故巢。
几番挂冠不容去,归梦屡涉沧浪涛。
纵使不去岂能久,命如槁叶风将飘。
一阳来复值初度,方念吹棘心夭夭。
何期老友加记录,乃为衰朽亲挥毫。
庐山高哉山谷字,蜀女织就新冰绡。
安得东归抱四绝,双凫飞舄追王乔。
张图痛饮信一快,更须传宝留儿曹。
庆朝非远却图报,别当作颂齐崧高。
旧说惠崇真画师,生绡四幅见天机。
鹭翻桃岸韶光妩,鹅漾莲塘暑气微。
风劲宾鸿霜始肃,寒欺花鸭雪初飞。
分明知是丹青卷,仍欲沙头唤渡归。
不有风流贺季真,更谁能识谪仙人。
金龟换酒今何在,相对画图如有神。
东游登会稽,只见兰亭不见碑。
北过中山府,欲访此碑不知处。
閒从故家看墨本,如此二者绝难过。
曾经耶律毡裹去,至今胡虏犹知慕。
时将一二馈肤使,持归往往快先覩。
未知玉石真在否,要比江南终近古。
他日缚取呼韩作编户,勒铭归来过定武。
只问君王乞此碑,打向人间莫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