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别》
《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别》全文
宋 / 张先   形式: 词  词牌: 渔家傲

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塘水阔舟难渡。

天外吴门清霅路。君家正在吴门住。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

(0)
注释
渔家傲 :词牌名。
程公辟:名师孟。
曾提点夔州路刑狱(主管一路司法刑狱和监察的长官)。
巴子:指渝州,周代为巴子国,即今之巴县。
巴山:这里的巴山指巴子一带。
占巢:相传燕子在立春后清明前从南海飞回我国。
燕子有飞回原栖息地住旧巢的习性。
花脱树:指花开后花瓣从树枝上落下。
瞿塘:瞿塘峡。
吴门:今苏州市。
清霅:指霅溪,在今浙江吴兴。
春满缕:指刚折下的柳枝,春意盎然。
将:持,拿。
江南:泛指二人的家乡。
翻译
渝州城头长满暮春的草,在重重巴山我俩相逢。你先回到故乡好比燕归定巢,而我还留在异乡如花儿脱离树木。酒杯暂且频繁举起别停下筷子。瞿塘江水宽广很难渡过。
在天外苏州连着清霅的路,你家恰好住在苏州。你折柳送我真是情深意重。满眼绿色的柳树随风舞蹈,一直送你到江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南景象,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首句“巴子城头青草暮”设置了诗歌的基调,通过巴子城上绿意盎然的春草,表达了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情感。

紧接着,“巴山重叠相逢处”则描绘了一种层峦叠嶂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寓意着诗人与亲友之间情谊的深厚。燕子在花树间穿梭,占据了它的巢穴,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杯且举,瞿塘水阔舟难渡”则是诗人借酒宴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这个场景中,尽管酒宴欢乐,但因江水宽广、舟难以渡,反映了与亲人相隔两地的无奈。

“天外吴门青雪路,君家正在吴门住”一句,更深化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吴门”不仅是地理位置,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故乡和亲人。尽管外界有冰霜雪花,但诗人更关注的是亲人所居之处,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距离的心灵契合。

接着,“赠我柳枝情几许”则是诗人通过赠送的柳枝来传递自己的思念之情。柳枝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离别重逢的情感,因此这里寓意深长。

最后,“春满缕, 为君将入江南去”一句,是诗人对亲人的承诺,表达了他即将踏上归途的心境。春天的自然景观已经充盈在心,这次旅行不仅是身体上的回归,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于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作者介绍
张先

张先
朝代:宋   字:子野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生辰:990-1078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猜你喜欢

为香凝先生题画十首选三·其一

漫向华亭叹式微,梅边石畔两忘机。

同林旧侣休相妒,一羽冲天亦倦飞。

(0)

贺新郎.秋夜呈芝麓先生二首·其一

掷帽悲歌发。正倚幌、孤秋独眺,凤城双阙。

一片玉河桥下水,宛转玲珑如雪。

其上有、秦时明月。

我在京华沦落久,恨吴盐、只点愁人发。

家何在,在天末。凭高对景心俱折。

关情处、燕昭乐毅,一时人物。

白雁横天如箭叫,叫尽古今豪杰。

都只被、江山磨灭。

明到无终山下去,拓弓弦、渴饮黄獐血。

长杨赋,竟何益。

(0)

有心

郎有心,姐有心,罗怕人多屋又深。

人多哪有千只眼,屋深哪有千重门。

(0)

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

短短罗袿淡淡妆,拂开红袖便当场。掩翻歌扇珠成串,吹落谈霏玉有香。

由汉魏,到隋唐,谁教若辈管兴亡。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

(0)

报师恩.继重阳韵

今朝跪领本师诗。秘密玄机喜得知。

勘破万缘忘假相,涤除六欲起真慈。

男婚女嫁休心日,意灭情忘舍俗时。

恭从吾师云水去,将来决定到天池。

(0)

渔家傲.娑婆苦十六首

听说娑婆无量苦。能令智者增忧怖。

寿命百年如晓露。君须悟。一般生死无穷富。

绿发红颜留不住。英雄尽向何方去。

回首北邙山下路。斜阳暮。千千万万寒鸦度。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