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寄斜封岁已馀,那闻异县更移居。
羁怀易动野马也,归梦自成胡蝶与。
有宅一区如子少,受薪十束见予疏。
摇知富有千头橘,奉乞当年种树书。
不寄斜封岁已馀,那闻异县更移居。
羁怀易动野马也,归梦自成胡蝶与。
有宅一区如子少,受薪十束见予疏。
摇知富有千头橘,奉乞当年种树书。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种淡然超脱的情怀。"不寄斜封岁已馀",表达了时光流转、岁月匆匆,心中却无牵挂之意。这一句既点明时间的流逝,又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接着"那闻异县更移居",则是说尽管得知远方另有新居,但诗人的内心并未因此而波动。这里体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时的平和态度。
"羁怀易动野马也"一句,用野马来比喻自己的情感容易被触动,显示出诗人性格中细腻的一面。而"归梦自成胡蝶与"则是说归乡的梦想自然而然地如同胡蝶一样轻盈,这里蕴含着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有宅一区如子少",诗人提及自己拥有一个像孩子般纯真的小院落,透露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紧接着"受薪十束见予疏"则是说在这个小院里,接受了十捆柴火,而看到的是自己的孤独和清贫。这两句构成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寞。
最后两句"摇知富有千头橘,奉乞当年种树书",则是说诗人虽然知道别处有人财富如同千头橙子一般丰硕,但自己却在过去请求种植树木,以书信的形式记录下这个愿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的清贫生活,更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对生命力的珍视和期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诗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