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
《金陵》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金陵陈迹老莓苔,南北游人自往来。

最忆春风石城坞,家家桃杏过墙开。

(0)
注释
金陵:指南京,历史上曾为六朝古都。
陈迹:古老的遗迹。
莓苔:青苔,常用于形容古老或荒废的景象。
南北:指南北方的人。
游人:游客或者过客。
春风:温暖的春天。
石城坞:古代南京的一个地名,可能指代城墙边的区域。
家家:每家每户。
桃杏:桃花和杏花,象征春天的生机。
过墙开:越过墙头盛开。
翻译
金陵古城的遗迹上覆盖着厚厚的莓苔,南北的游人依旧自由地来来往往。
我最怀念的是春风中的石城坞,那里的每家每户门前的桃杏树都越过墙头争相开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都金陵的春日风光图。"金陵陈迹老莓苔"一句,通过对陈旧遗迹和老藤萝藓的描写,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岁月的缅怀之情。"南北游人自往来"则表明尽管时代变迁,但这片古地依然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行人,彰显出金陵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永恒魅力。

"最忆春风石城坞"一句,诗人通过对春风和古城墙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这座城市深刻的记忆与情感。这里的“石城坞”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标,但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金陵的历史厚重和坚固。

"家家桃杏过墙开"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桃杏花开,香气浓郁,甚至溢出墙外,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平民生活的关注和喜爱。同时,这种景象也与上文所提及的“春风石城坞”相呼应,加深了诗人对金陵春日美好的记忆。

总体而言,王安石此诗通过对金陵古迹、游人往来以及春日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认同。诗句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蕴含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其十三

钟子歌南音,仲尼叹归与。

戎马悲边鸣,游子恋故庐。

阳鸟归飞云,蛟龙乐潜居。

人生一世间,贵与愿同俱。

身无四凶罪,何为天一隅。

与其苦筋力,必欲荣薄躯。

不如及清时,策名于天衢。

(0)

思治诗

混混浊沼鱼,习习激清流。

温温乱国民,业业仰前修。

(0)

皇皇者凤,通玄知时。萃于山趾,与帝邀期。

吉事有祥,惟汉之祺。

(0)

歌诗三章·其一【远夷乐德歌】

大汉是治。与天合意。吏译平端。不从我来。

闻风向化。所见奇异。多赐缯布。甘美酒食。

昌乐肉飞。屈申悉备。蛮夷贫薄。无所报嗣。

愿主长寿。子孙昌炽。

(0)

马廖引长安语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

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0)

侍宴叠嶂楼次苏资道韵

使君閒暇宴高台,佩玉珊珊得重陪。

无数好山成叠嶂,一湾流水似天台。

烟中佛寺藏楼阁,火后人家半草莱。

不用登临增感慨,春风梁燕又归来。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