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临高楼,愁思安可极。
我友轻别离,弃我往上国。
今我失其群,长鸣振双翼。
振翼将何为,流景忽以匿。
思欲求列仙,三山杳莫测。
寿命既难持,郁郁何所逼。
立言虽可申,荣名在令德。
端坐临高楼,愁思安可极。
我友轻别离,弃我往上国。
今我失其群,长鸣振双翼。
振翼将何为,流景忽以匿。
思欲求列仙,三山杳莫测。
寿命既难持,郁郁何所逼。
立言虽可申,荣名在令德。
这首诗名为《端坐》,是明代诗人叶太叔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端坐高楼,内心充满愁绪的情景。他思念着远行的朋友,感叹友情的短暂与别离的痛苦。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端坐临高楼,愁思安可极。” 开篇即点明诗人孤独地坐在高楼上,心中愁绪难以平息。这种孤独与愁苦的情绪贯穿全诗,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我友轻别离,弃我往上国。” 描述了诗人的好友离开,前往遥远的京城,留下诗人独自一人。这一句不仅表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短暂,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追求。
“今我失其群,长鸣振双翼。” 诗人失去同伴,内心空虚,通过振翅长鸣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振翼将何为,流景忽以匿。”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美好似乎都消逝了,诗人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思欲求列仙,三山杳莫测。” 诗人渴望成为仙人,追求超越世俗的境界,但面对传说中的仙境,却感到遥不可及。这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认识。
“寿命既难持,郁郁何所逼。” 生命的短暂与不易掌控让诗人感到压抑,他试图寻找解脱之道,但又感到困惑与迷茫。
“立言虽可申,荣名在令德。” 最后,诗人认为通过言辞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真正的荣誉和名声则在于品德的高尚。这表明了诗人对道德品质的重视,以及对精神层面追求的执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怀念,也有对生命的反思,还有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人生诸多问题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