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乾坤一草亭,科头箕踞眼还青。
休妨南郭先生睡,不羡东吴处士星。
泥药灶,护花铃。春来蜂蝶共经营。
儿孙功课无他事,熟读龟蒙耒耜经。
俯仰乾坤一草亭,科头箕踞眼还青。
休妨南郭先生睡,不羡东吴处士星。
泥药灶,护花铃。春来蜂蝶共经营。
儿孙功课无他事,熟读龟蒙耒耜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诗人以“俯仰乾坤一草亭”开篇,将自己置于天地间的一座简陋草亭之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接着,“科头箕踞眼还青”,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头戴便帽,两腿张开,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眼中所见之景依然青翠欲滴。
“休妨南郭先生睡,不羡东吴处士星。”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人生态度。他并不在意他人是否在追求功名利禄,也不羡慕那些隐居山林的高士,而是更愿意享受眼前的宁静与自在。
“泥药灶,护花铃。春来蜂蝶共经营。”诗人通过描述草亭中的日常景象,如烧药的火炉、守护花朵的铃铛以及春天里蜜蜂蝴蝶的忙碌,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之美。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最后,“儿孙功课无他事,熟读龟蒙耒耜经。”这句话点明了诗人的教育理念,即让子孙后代通过阅读古代农耕书籍《龟蒙耒耜经》来学习农事知识,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这既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后人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理解并尊重劳动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教育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简单、和谐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平生爱奇石,如见古君子。
一卷窗牖间,时复为隐几。
兹行池阳路,终日乱山里。
道傍石丛生,牛羊乱虎兕。
中有篆籀文,鼎彝间罍洗。
纵横更簨虡,埋没见追蠡。
嗟予心好之,愧恨无能徙。
着手为摩挲,却立复睥睨。
有似南阳公,可就不可致。
是宜米元章,一见辄下拜。
徜可从予招,安车更加礼。
刘郎老矣,倦入繁华地。
触目愈伤情,念陈迹、人非物是。
共谁携手,落日步江村,临远水,对遥山,闲看烟云起。
买牛卖剑,便作儿孙计。
朋旧自荣华,也怜我、无名无利。
箪瓢锺鼎,等是百年身,空妄作,枉迂回,贪爱从今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