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云寒,陇水乾,天使晨入荆门关。
右扼僰,左控秦,巴蜀限峨岷。伪夏昆,强项不来宾。
元戎阐皇威,民何罪,肝脑糜。一札西去如星驰。
彼元之微,弃身独夫。剪与我绝,忍及尔孤。
告冉厖,束斯榆。檄邛笮,上版图。剟包蒲,受正朔。
玉垒峨嵋我城郭,沱潜三巴我堑壑。
誓蚕丛,铭剑阁。
陇云寒,陇水乾,天使晨入荆门关。
右扼僰,左控秦,巴蜀限峨岷。伪夏昆,强项不来宾。
元戎阐皇威,民何罪,肝脑糜。一札西去如星驰。
彼元之微,弃身独夫。剪与我绝,忍及尔孤。
告冉厖,束斯榆。檄邛笮,上版图。剟包蒲,受正朔。
玉垒峨嵋我城郭,沱潜三巴我堑壑。
誓蚕丛,铭剑阁。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中的第十三篇,名为《喻西蜀》。诗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蜀地的地理形势和历史背景,展现了作者对蜀地的深刻理解和对其人民的关怀。
首句“陇云寒,陇水乾”,通过描绘西北边塞的寒冷与干旱,暗示了蜀地与中原的遥远与险峻。接下来,“天使晨入荆门关”象征朝廷使者到来,传达了中央政权对蜀地的控制和安抚。诗人强调了蜀地的战略位置:“右扼僰,左控秦,巴蜀限峨岷”,意指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易守难攻。
“伪夏昆,强项不来宾”暗指蜀地曾有的割据势力,表达对地方叛乱的警惕。随后,诗人歌颂了朝廷军队的威武:“元戎阐皇威”,并指出无辜百姓不应因战乱而受苦,“民何罪,肝脑糜”。
“一札西去如星驰”形象地写出命令迅速传达,显示出朝廷决策的果断。诗人对蜀地的叛逆者进行了严厉警告:“彼元之微,弃身独夫”,表达了对叛乱者的鄙视和对和平的渴望。接着,诗人呼吁当地民众归顺:“告冉厖,束斯榆”,并要求他们接受朝廷的统治。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蜀地未来的坚定信心:“檄邛笮,上版图”,意味着要彻底平定叛乱,纳入版图。他以“玉垒峨嵋我城郭,沱潜三巴我堑壑”象征蜀地的坚固,誓言要守护这片土地,并在“誓蚕丛,铭剑阁”中表达了对胜利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军事上的战略考量,又有对民生的关注,体现了杨维桢作为元末明初文人对国家统一和地方治理的深沉思考。
屏间观画颐频支,想像风味哦新诗。
火山太早反遭骂,陈紫未显谁称奇。
气禀南方君子土,不近长安帝王圃。
安排名字知何人,误与牡丹同入谱。
泉南老守思故山,荔熟我去谁后先。
但愿丁香一株熟,添入药裹痊痰■。
平生梦寐南州果,瘦腹如蝉消几颗。
明年何处饤杯盘,雁荡山前月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