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孤城野水滨,乱馀犹见几家存。
女墙落日埋秋草,官树啼乌集暮云。
百战徒闻存国步,孤忠谁复吊英魂。
夜来遗庙荒庭月,长?悲笳不忍闻。
寂寞孤城野水滨,乱馀犹见几家存。
女墙落日埋秋草,官树啼乌集暮云。
百战徒闻存国步,孤忠谁复吊英魂。
夜来遗庙荒庭月,长?悲笳不忍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萧瑟孤寂的边塞景象,通过对荒废古城和野水滨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往昔战事、英雄英魂的怀念之情。
“寂寞孤城野水滨,乱馀犹见几家存。”这里,诗人以“寂寞”二字形容古城的荒凉与孤独,而“野水滨”则让人联想到边塞的辽阔与荒凉。尽管战事已过,但仍能看到一些残留的人家,显示出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苦难。
“女墙落日埋秋草,官树啼乌集暮云。”“女墙”指城墙的一部分,“落日”则是夕阳西下的景象,这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官树下乌鸦啼叫,暮云聚集,都增添了一种萧瑟的氛围。
“百战徒闻存国步,孤忠谁复吊英魂。”诗人提及战争,只是听闻而已,并未亲历,但他能感受到那些为国捐躯者的忠诚和英勇。这里,“孤忠”表现了对英雄们忠心不渝的赞美,而“吊英魂”则是对逝者深切缅怀之情。
“夜来遗庙荒庭月,长?悲笳不忍闻。”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废弃庙宇的空旷庭院之上。长笳(一种古代乐器)发出的哀伤声音,让人感到难以承受的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荒凉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英雄辈出的深切感慨,以及对国之兴衰的沉思。
世更日月几昃盈,依然有谷中窈冥。
脩筠夹道互经纬,宛如一机翠织成。
非繇培植得揽玩,何异不稼而有囷。
箨龙个个出头角,密者栉比疏犹簪。
婵娟色媚已映月,团栾气合行屯云。
雨馀寻丈忽耸拔,其上速若鸢肩腾。
中边别种相间簉,又类润玉陪清冰。
我将于此事著述,编摩自足供杀青。
此君时对吐秀句,榆境亦不孤閒身。
凉床滑簟午睡足,坐听雅奏来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