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其一》
《梅花·其一》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为怕缁尘染素衣,冻痕封蕊放春迟。

月来忽送阑干影,春到不分南北枝。

啼梦翠禽依树宿,断魂玉笛隔花吹。

任他万片随风去,须有青青叶底时。

(0)
注释
缁尘:指尘世的污垢,比喻世俗的纷扰。
素衣:白色的衣物,象征纯洁或高洁。
冻痕:寒冷留下的痕迹,暗示春天的迟到。
阑干:栏杆,这里指庭院或窗户的围栏。
啼梦:在梦中啼叫,形容鸟儿的鸣叫声。
断魂:形容心情极度悲伤或思念。
青青叶底:新生的绿叶,象征生机与希望。
翻译
担心尘世的污垢沾染洁白的衣物,花朵因寒冷而迟迟未能绽放春天的气息。
月亮突然映照在栏杆上,使得光影交错,不分南北枝头都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夜晚,翠鸟在树上啼叫入梦,笛声隔着花丛传来,令人魂牵梦绕。
任凭花瓣随风飘散,但总有那么一刻,新生的绿叶会在枝头显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梅花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坚守节操的赞美。

“为怕缁尘染素衣”,这里的“缁尘”指的是世俗的污垢,而“素衣”则象征着梅花的纯洁无暇。诗人担心这些美好的东西会被污染,因此表达了一种保护和保持纯净的心情。

“冻痕封蕊放春迟”,这句通过描述梅花在严寒中依旧绽放,传递出一种不畏艰难、坚守自我的精神。这里的“冻痕”是冬天的痕迹,而“封蕊”则指的是尚未完全开放的花蕾,“春迟”表明梅花比其他花卉更晚开放,显得格外珍贵。

“月来忽送阑干影”,这句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情景,诗人通过“阑干影”的意象,将时间的静谧和空间的宁静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春到不分南北枝”,这里表达了一种普遍性,即梅花无论生长在何处,都能保持其特有的高洁与美丽,不受环境影响。

“啼梦翠禽依树宿,断魂玉笛隔花吹”,这两句通过对鸟儿栖息和风中传来的笛声的描写,增添了画面中的生动感,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似乎在表达,即便是在梦中,梅花依旧是那么地纯洁,而那远处传来的玉笛声音,更是让人心灵得到净化。

“任他万片随风去,须有青青叶底时”,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花瓣随风飘散,也总有那一刻,是绿叶盛开的美好时光。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更是对生命中某些永恒价值的肯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坚守自我高洁品格的精神。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苦水道中夜行

穷荒戈壁极长滩,无水无薪客路难。

赤地不毛沙索莫,青天无际月高寒。

鞭丝笠影依依伴,酒胆诗肠落落宽。

翘首戍楼四行里,征尘息处已秋残。

(0)

东行巡屯诗四首·其三

路转青山口,浓荫送野凉。

塞云飞漠漠,烟树郁苍苍。

废堠荆榛里,孤村青涧傍。

午晴时极目,空羡雁南翔。

(0)

哈密二首·其二

野阔山深十万家,王宫台榭旧繁花。

三城鼎峙平沙岸,落日牛羊起暮笳。

(0)

至阜康

庭州多乐土,此县独清贫。

水少空余地,村荒尚赛神。

尊严山气象,络绎客风尘。

廿里东关外,桑麻别有春。

(0)

温泉夜雨

曾试华清第二泉,温汤复此弄漪连。

沸珠洞底歊朱火,皎镜潭心喷紫烟。

黍谷气蒸飞作雨,渠黎波暖溉为田。

依稀共话巴山夜,剪烛西窗忆往年。

(0)

主山寺

仙家幻迹总依稀,叠嶂层峦空翠微。

松影石坪閒世局,藤花烟幔隔尘扉。

丹还九转炉何在,羽化千年鹤自飞。

欲證真诠无道骨,徘徊日夕竟忘归。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