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张老松树》
《题张老松树》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岁晚东岩下,周顾何悽恻。

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

中有乔松树,使我长叹息。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lǎosōngshù
táng / sòngzhīwèn

suìwǎndōngyánxiàzhōu
luò西shānyīnzhòngcǎohán

zhōngyǒuqiáosōngshù使shǐchángtàn
bǎichǐcùnzhīshēngzhí

注释
岁晚:年末时节。
东岩:东方的山岩。
周顾:向四周看。
悽恻:凄凉,悲伤。
日落:太阳下山。
西山阴:西边山的背阴处。
众草:众多的草木。
寒色:显得寒冷的颜色。
中:在...之中。
乔松树:高大的松树。
使:让。
长叹息:深感叹息,长时间地叹息。
百尺:极言其高,形容很高。
无寸枝:没有细小的枝条,比喻没有杂念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一生:自始至终,一辈子。
孤直:孤独而正直,比喻人格高尚,不随波逐流。
翻译
年末时节在东岩之下,环顾四周为何如此凄凉。
太阳落入西山背后,众多草木显露出寒冷的颜色。
那里有棵高大的松树,让我深感叹息。
它高达百尺却没有旁枝,一生都保持着孤独和正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松的图景,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生长孤独的感慨。首句“岁晚东岩下,周顾何悽恻”表达了诗人在年终时节于东岩之下徘徊,对周遭景物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紧接着,“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则通过对夕阳西下和杂草变色的描写,渲染出一种秋末的萧瑟气氛。

中间两句“中有乔松树,使我长叹息”透露出诗人对于古松的特别关注,这棵孤独的松树引发了他的深长叹息。最后,“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进一步描绘了这棵松树高大而没有旁枝,形象地表达了一种不随波逐流、独立自强的人生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于生命历程和个人品格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丙寅中秋

云开天宇洁,玉露滴琪林。

静对中秋月,偏伤故国心。

半生常作客,此夕一沾襟。

弟妹书难得,穷愁老转深。

(0)

过顾城湖

昨行三塔崦,今过顾城湖。

帆正风犹顺,程遥日渐晡。

碍船防断渚,收港认浮图。

同往皆良友,羁情喜不孤。

(0)

次姚宪佥原礼韵简明上人古镜六首·其六

乾坤容隐逸,寒暑互迁推。

献果猿殊熟,衔花鹿不疑。

食馀随洗钵,梵放辍谈诗。

送客长松下,东头月上时。

(0)

南村后杂赋十首·其八

农事年年在,家常顿顿谋。

拾樵驱赤脚,舂粟课苍头。

屋破何曾补,人生本自浮。

赋归归未得,长夜梦台州。

(0)

与林谷宜比部夜话

万里星州遇故人,逍遥梅鹤寄闲身。

白云簪笔留诗梦,黄海回帆话劫尘。

鬼宿中宵光更大,神州何日运方新!

举头明月怀京国,同是天涯草莽臣。

(0)

寄怀荦飞、隽卿·其一

苦忆扶风马,南州客梦遥。

读书双瀑雨,归棹九江潮。

远思兼秋发,离怀借酒消。

风云儿女气,寥落向虹桥。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