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年行脚,走遍天涯海角。
早知唐丧光阴,悔不闭门独活。
古松下苔石憨眠,野溪边筇枝倒卓。
幽鸟啼春水奏流,凑成一曲村田乐。
五十三年行脚,走遍天涯海角。
早知唐丧光阴,悔不闭门独活。
古松下苔石憨眠,野溪边筇枝倒卓。
幽鸟啼春水奏流,凑成一曲村田乐。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以五十三年的行脚生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古松、苔石、野溪、筇枝和幽鸟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淳朴的乡村生活画面,仿佛是一首田园牧歌。
"五十三年行脚,走遍天涯海角",体现了诗人长久以来的漂泊生涯,对世间沧桑有了深刻体验;"早知唐丧光阴,悔不闭门独活",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以及对隐居避世的反思。
"古松下苔石憨眠,野溪边筇枝倒卓",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恬静与自在;"幽鸟啼春水奏流,凑成一曲村田乐",以鸟鸣和流水声作为乡村生活的乐章,展现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理想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悟,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欣赏,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具有浓厚的禅意和生活哲理。
金银楼阁空中起,一丈珊瑚明井底。
披荆开径者为谁,今代风流赵太史。
国初词客五先生,春色南园草尚青。
开元遗响久不作,千金灵修空复情。
维扬李君供奉俦,汪沦高雅来同游。
晓泛沧浪寻白社,暮携羽扇仍丹邱。
嗟嗟盛事轻千里,吴下机云非我拟。
未论丹砂变紫荷,且向梅花操绿绮。
雕盘翠釜愧仙厨,满地凉云荫碧虚。
酒阑我欲骖鸾去,兴至随君驾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