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半丈红》
《半丈红》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艳冷香清是就中,等闲不肯媚春风。

东君也恨无颜色,染出枝头点点红。

(0)
鉴赏

这首诗《半丈红》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半丈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与赞美。

首句“艳冷香清是就中”,以“艳”形容花朵的美丽,“冷”则暗示其不随波逐流的高洁气质,“香清”则强调了花香的清新脱俗。这三字描绘了一幅花朵在清冷环境中绽放,香气扑鼻的画面,展现出花朵的独特魅力。

次句“等闲不肯媚春风”,通过“等闲”和“不肯媚”两个词,表达了花朵不为外界环境所动,坚持自我,不轻易向春风低头的姿态。这里不仅赞美了花朵的独立精神,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品格的期许。

第三句“东君也恨无颜色”,“东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象征着春天的使者。此句借春神之口,表达了对花朵无色的遗憾,同时也侧面赞扬了花朵在春天中依然保持其独特的色彩,不因春神的青睐而改变。

最后一句“染出枝头点点红”,“染”字生动地描绘了花朵在枝头绽放的情景,仿佛是大自然用画笔轻轻点染而成。这里的“点点红”既指花朵的颜色,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整句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朵在枝头绽放时的美丽与生机。

综上所述,《半丈红》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花朵的美丽与独立精神,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活力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送云上人

楖?杖头悬日月,草鞋跟底带山川。

逢人问著吾家事,灵鹫峰前是冷泉。

(0)

净发

工夫用处没蹻踦,心手相应合自知。

毫发尽时消息尽,不妨眼上又安眉。

(0)

偈颂四十一首·其二十九

解开布袋头,纵横得自由。

其住也无拘无束,其去也南州北州。

放牧沩山水牯牛,不风流处也风流。

(0)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一六

一年十二月,是腊月年尾。

腊月三十日,过了三之二。

雪峰昼里夜里,波波挈挈,手不释杓,脚不离地,理会甚底。

(0)

偈颂六十七首·其七

一夏九十日,看看又将半。

面门无位人,急著眼睛看。

冷地蓦相逢,脚跟红线断。

掌内握乾坤,翻身游碧汉。

堪笑当年老瑞岩,惺惺石上重呼唤。

(0)

偈颂六十七首·其三十八

一夏以来,诸人懡㦬,山僧亦懡㦬。

懡㦬逢懡㦬,彼此无空过。

今朝圣制告圆,不免更说些懡㦬禅,赢得大家俱懡㦬。

如何是懡㦬禅,咄,猛火著油煎。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