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三竿瘴雾消,岚光掩映桂香飘。
山中自有巢由辈,心隐清高不弃瓢。
日出三竿瘴雾消,岚光掩映桂香飘。
山中自有巢由辈,心隐清高不弃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间云雾散去,阳光照耀下的清新景象。首句“日出三竿瘴雾消”以“三竿”形象地描述了太阳升起的高度,同时“瘴雾消”则暗示了山间的湿气与朦胧感逐渐散去,展现出一种从混沌到清晰的变化过程。次句“岚光掩映桂香飘”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通过“岚光”(山岚之光)与“桂香”(桂花的香气)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美景。
后两句“山中自有巢由辈,心隐清高不弃瓢”则借用了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山林中隐居者的向往与敬仰之情。“巢由辈”指的是那些选择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高人,他们的心灵纯净高洁,不为世俗所累,即使生活简朴,也不放弃内心的追求与自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寓意深远的隐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海内文章伯,湖边意绪多。
玉尊移晚兴,桂楫带酣歌。
春日繁鱼鸟,江天足芰荷。
郑庄宾客地,衰白远来过。
五气云龙下泰清,三天真客已功成。
人间回首山川小,天上凌云剑佩轻。
花拥石坛何寂寞,草平辙迹自分明。
鹿裘高士如相遇,不待岩前鹤有声。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黄金瑞榜绛河隈,白玉仙舆紫禁来。
碧树青岑云外耸,朱楼画阁水中开。
龙舟下瞰鲛人室,羽节高临凤女台。
遽惜欢娱歌吹晚,挥戈更却曜灵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