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常山道中》
《常山道中》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既雨山色晴转佳,望洋雪色脂麻花。

白云无边鸟声暮,目断远水明残霞。

流萤飞出衰草丛,宿鹊走上枯松丫。

行人路上暗回首,月下独对溪头沙。

(0)
鉴赏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首句“既雨山色晴转佳”中,“既雨”表明刚经历了一场细雨,雨后天气清新,山色的浓淡因之而变化,显得格外鲜明,"晴转佳"则是对这雨后的晴朗天气和大自然美好的肯定。接下来的“望洋雪色脂麻花”中,“望洋”一词让人想象诗人站在高处远眺,那“雪色”应指的是白色的花朵,或许是白云,它们如同雪一样纯洁而柔和,"脂麻花"则可能是指某种植物的花朵,形容其细腻如同绸缎。

第三句“白云无边鸟声暮”描写了一个宁静的景象,“白云”在天际舒展开来,没有尽头,给人以自由和广阔之感,而“鸟声暮”则是时间的暗示,日落时分,鸟儿归巢,叫声渐稀。

"目断远水明残霞"一句中,“目断”意味着视线被遥远的地平线所截断,表达了诗人对景色的深情凝望,而“远水明残霞”则是对远处水面和余晖的描绘,那里水天相接,晚霞依旧。

"流萤飞出衰草丛,宿鹊走上枯松丫"这两句细腻地刻画了自然界的小景象,“流萤”即萤火虫在草丛中飞舞,不仅点缀夜色,也映照出诗人行走的环境。"宿鹊走上枯松丫"则是对一只归巢的乌鸦选择栖息之处的描述,枯松丫角成为它的歇宿之所。

最后两句“行人路上暗回首,月下独对溪头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流露。"行人路上暗回首"中,“暗回首”意味着诗人在心中反复回望刚才经过的道路,那份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而“月下独对溪头沙”则是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溪边,面对着清澈的溪水和细腻的沙砾,在月光的照射下沉思。这不仅是一个景象,更是一种心境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云雨、花鸟、昆虫等自然元素的精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内心的情感流动。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懒融祖师堂二首·其二

一春阮籍似猖狂,放迹空门学隐墙。

不尽西来传度意,个中疏懒味先尝。

(0)

夏日同樊寓公柯袁郑三孝廉游天宁寺登怀坡堂诸古迹

古寺楼台几废兴,入门双树叩山僧。

空斋载酒随缘到,飞阁观潮问路登。

心叩如来传法密,迹寻坡老旧游曾。

风流河朔怜同调,清话能消过雨蒸。

(0)

隐居·其三

梦境翻为觉境,酡颜自保衰颜。

大隐聊同小隐,闭关顿悟开关。

(0)

山癯老人九景诗和毕松坡大宰韵·其五丹灶回阳

真人自昔本忘机,煮石餐霞事亦稀。

九转功成人已去,一丘丹灶是耶非。

参同何处订平叔,静定徐当叩子微。

看取坎离交媾后,婴儿姹女莫教违。

(0)

题韩医士苏台画像韩乃太史敬堂之兄

博带褒衣振古风,翩翩意气自江东。

清修迥出风尘外,大隐偏耽城市中。

名在任教闻女子,书传何必对仓公。

亦知太史称难弟,调燮谁当国手同。

(0)

寿萱卷为刘母邓孺人赋

慈母年高雪满簪,大罗仙籍喜初谙。

百年丸胆心应苦,五桂承颜愿已甘。

南海星精占婺女,北堂花信报宜男。

綵衣膝下春如海,岁岁称觞客尽酣。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