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慎郡王田盘山色图十六帧静寄山庄·其二千相寺》
《题慎郡王田盘山色图十六帧静寄山庄·其二千相寺》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曾闻佛示迹,一夜千相成。

千相各殊别,因兹寺得名。

而我莞尔笑,此语殊不经。

灯笼答露柱,炽然无色声。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题慎郡王田盘山色图十六帧静寄山庄(其二)千相寺》。诗中以“曾闻佛示迹,一夜千相成”开篇,引出“千相各殊别,因兹寺得名”的描述,巧妙地将佛教中的“千相”概念与寺庙的命名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神秘而又深邃的意境。

接下来,“而我莞尔笑,此语殊不经”两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对前文提到的“千相”之说表示怀疑,流露出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和批判态度。这种幽默而略带讽刺的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诗在庄重之中不乏轻松与趣味。

最后,“灯笼答露柱,炽然无色声”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灯笼与露柱的对话,既是对前文“千相”的回应,也是对现实世界的隐喻。灯笼代表了人类的智慧与创造,而露柱则象征着自然界的寂静与真实。这两者之间的对话,暗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状态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独到见解。通过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弘历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有哲理深度又不失文学美感的诗意世界。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戴孝臣从堡中来访四首·其一

忆昔相逢古佛家,今朝何意共天涯。

莫将辽海三冬雪,去比江南二月花。

(0)

阿字行后作七首·其二

初至文殊寺,日暮雪绥绥。

冻手解皮囊,短札外无馀。

主人敬爱客,烧泉夜围炉。

遂罄乡国语,一一与泪俱。

或尔强欢笑,或自简残书。

谈道欲抗昔,言诗每起予。

得句必朗咏,时惊山鬼呼。

寒腊亦易过,从予策蹇驴。

遍视新流人,兼履旧边隅。

一闻西岳言,跃跃动衣裾。

爰登千山顶,翘望医巫闾。

分题写怪石,摘食尽野蔬。

冰解梨花落,兴尽春已徂。

扶杖过金塔,寺小足安居。

况复主人贤,善谑礼无拘。

经夏复经秋,凉风满庭除。

忽忆匡山期,掩卷赋归与。

严命难再淹,令我立踌蹰。

(0)

二月醉梅

二月寻梅树树空,一株台畔最玲珑。

开经雨雪香犹在,看到晴明色较浓。

向人不欲全舒白,止酒何妨稍著红。

花信过时难入俗,疑醒疑醉付东风。

(0)

不饮酒二十首·其十

结宇崇厓下,冬景多寒云。

飞雁迷云中,空有声遥闻。

日出已近西,群峦列馀曛。

千仞临江湄,暮帆微见人。

远睇在天上,下视水无粼。

我乃不知处,思共谁为邻。

坐对晚甘侯,头无漉酒巾。

清歌每竟夕,翛然忘极贫。

(0)

樊大愿生日

三界如逆旅,千年犹终朝。

一枯复一荣,旷劫空迢遥。

众庶乐奔竞,太上恒寂寥。

奔竞竟何成,寂寥长冥冥。

我爱樊道人,皆醉而独醒。

壹志在西方,而未尝离欲。

莲花生淤泥,随缘兴百福。

今年五十一,俛仰畅幽独。

高斋来南薰,梵音响村屋。

田园乐有馀,岂更羡山谷。

顾我非仁者,何能以言祝。

但愿终遐龄,遮莫远麋鹿。

(0)

初春怀石鉴栖贤

石人峰下云,长覆石梁水。

石梁潭水淙,分明来梦里。

五老白雪零,五羊红桃美。

红白本同时,山川成遐迩。

引念情复殷,悠悠几千里。

坐起徒为劳,无酒安可恃。

憬然觉何从,形迹百年耳。

多宝塔中人,古今前后履。

蟭螟眉睫间,冥合不自此。

优游溪上林,岂俟观无始。

厌闻世外俦,合离仍贩市。

意气感当时,睽违亦已矣。

死且不可忘,终山有田子。

安得至今日,展像谁当似。

我有夙世习,抱衾中夜起。

忘情卑太上,所钟非所儗。

亭亭百尺楼,极目万山紫。

山外汇重溟,溟深不见底。

揆我怀人心,心孤焉足比。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