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钟德刚》
《挽钟德刚》全文
明 / 吴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少小相投老大来,薤稀朝露独徘徊。

子规啼月寒潮落,飓母号山夏木摧。

白发茝兰伤独佩,青山藜杖可谁陪。

百年有念宜欢会,各到城头紫翠堆。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琏为悼念友人钟德刚所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寓情于景,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联“少小相投老大来,薤稀朝露独徘徊”,以时间的流转和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了友情的深厚与岁月的无情。少年时的相聚,到了老年才得以重逢,如同清晨稀疏的露珠,在孤独中徘徊,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两人友情的珍贵。

颔联“子规啼月寒潮落,飓母号山夏木摧”,运用了象征手法,子规鸟的啼叫和飓风的呼啸,分别代表了凄凉与破坏,而月下的寒潮与山间的夏木,则是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悲凉,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哀悼之情。

颈联“白发茝兰伤独佩,青山藜杖可谁陪”,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白发与茝兰(香草)的独佩,象征着孤独与寂寞;青山与藜杖,则是老年的象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尾联“百年有念宜欢会,各到城头紫翠堆”则寄希望于未来的相聚,虽然现在各自身处不同境地,但百年之后,或许能在另一个世界重逢,共享欢聚。这一设想既是对逝去友人的安慰,也是对未来团聚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与怀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作者介绍

吴琏
朝代:明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吴琏诗,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园桃

山居园桃开,婉婉有生意。

宁知丧乱年,十九皆涕泪。

游蜂去复旋,邻鸟亦来憩。

何讶风尘人,花下一谋醉。

羲和驭双丸,万古不留滞。

及时畅生机,枯菀本无计。

京华斗麇鼯,乡园竟榛秽。

对此眼暂明,冥默足幽思。

韶华讵可回,安用掩吾袂。

(0)

伯奇招避地前塘里弟追怀少坡先生

横流滚滚促归耕,乔木阴阴念故荣。

井里尚衔君子泽,乱离曾子暮年情。

斜阳巷陌成今古,华屋山邱隔死生。

常得桃源深隐意,可无清酒酹渊明。

(0)

浔阳共彭晓山话因吟潭感赠晓山

为念湘阴老居士,安心无地只逃禅。

行藏草草真成梦,云树沉沉各一天。

夜雨秋池留此夕,松风琴韵忆当年。

蓬蒿羡子能高卧,苦我犹矜泊宅编。

(0)

文殊院

半空文殊台,夜冷如有雪。

开轩纳雾露,那得见明月。

披衣待晨曦,光彩生一瞥。

天都与莲华,挟长各傲兀。

剧嫌寺门小,未足恣排闼。

下山趋云巢,插脚更奇绝。

槎材挂岩罅,石破肝肺裂。

云峰争一洞,倒出太古穴。

懦筇有难支,岂待屐齿折。

何尝无恐怖,苦语吾不说。

(0)

云安

孤客江程付小诗,庙前春木雨来时。

十年直北天涯感,惟有云安杜宇知。

(0)

九日爱宕山登高同秋樵袖海

秋怀闭户兀嵯峨,都付登临眼底过。

蛮菊那知佳节重,霜林也傍醉颜酡。

楼西地尽邻斜日,海上帆收展夕波。

爱宕山头三客望,乡愁谁似舍人多?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