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诗八首·其一》
《雪诗八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石泉冻合竹无风,夜色沉沉万境空。

试问静中闲侧耳,隔窗撩乱扑春虫。

(0)
注释
石泉:指石头下面的泉水。
冻合:结冰冻结。
竹无风:竹林中没有风。
夜色:夜晚的天色。
沉沉:深沉、寂静。
万境空:万物寂静,仿佛世界都空荡荡的。
试问:尝试询问。
静中:安静的环境中。
闲侧耳:悠闲地侧耳倾听。
隔窗:隔着窗户。
撩乱:纷乱、杂乱。
扑春虫:扑向春天的昆虫。
翻译
石头下的泉水已经冻结,竹林中没有一丝风声,夜晚的景色深沉而寂静。
试着在宁静中侧耳倾听,隔着窗户,却听见春虫们纷乱的鸣叫。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夜静寂之境的诗句,出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之手。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情景。

"石泉冻合竹无风"一句,以冷峻的笔触勾勒出冬日夜晚的宁静。山间的泉水因寒冷而结冰,与周遭的竹子紧密相连,四处皆是沉默,无一丝风声,这是一种极致的寂静。

"夜色沉沉万境空"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与空旷。深邃的夜色像浓墨般覆盖着一切,将万物都笼罩在一种无边际的虚空之中,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接下来的两句,诗意转向内心体验。"试问静中闲侧耳"中的"试问"表明诗人在寻求一种超越言语的交流方式,而"静中闲侧耳"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倾听,是在寻找那些在日常喧嚣中难以察觉的声音。

最后一句"隔窗撩乱扑春虫",诗人通过窗户这个界限,捕捉到夜晚中微小而又生动的生命体验。"撩乱"一词用得极妙,既形容了虫鸣声的杂乱无章,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或许并非表面那般平静,而是有着潜在的情感波动。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精致的语言艺术,将读者带入一个既孤寂又美好的夜晚世界之中。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乳滩

清溪可怖亦可喜,造化于人真虐戏。

轰雷捲雪鬓成丝,一掷平生来此试。

险绝无双是乳滩,舟如滚石下高山。

画楼正倚黄昏雨,岂识江间行路难。

(0)

次韵唐子光席上赏梅

玉枝横斜照清空,纤手撚香□□公。

水部无人广平去,后来我辈犹情钟。

谁喷昭华送愁绝,叫云三弄怨斜月。

径须踏雪问前村,莫待马蹄如踣铁。

春风压尽百花桥,尊前仍有董娇娆。

惜无楚客歌成雪,空有萧郎眼似刀。

(0)

回黄坦

渥丹枫凋零,浓黛柏幽独。

畦稻晚已黄,陂草秋重绿。

平远一横看,浩荡供醉目。

落帆金碧溪,嘶马锦绣谷。

世界真庄严,造物极不俗。

向非来远游,那有此奇瞩。

(0)

北窗偶书呈王仲显南卿二友

官居故偪仄,北窗谁所开。

胡床憩午暑,帘影久徘徊。

高槐忽低昂,知有好风来。

须臾堕几席,篆香小飞灰。

病翁亦披襟,月露装奇怀。

垄头暴背耘,永昼妇子偕。

不辞梦山裂,田水如泼醅。

去年岂堪说,稻根已浮埃。

使君坐侯宅,窗间即凉台。

何敢诉苦热,洒然助心斋。

(0)

逍遥楼席上赠张邦达教授张癸未省闱门生也同年进士俱会楼上者七人

畴昔金门看选贤,一星终矣半英躔。

谁怜蛮府清池句,不著南山捷径鞭。

作者七人茅瘴地,肃霜九月菊残天。

浮生聚散如风雨,同倚东楼岂偶然。

(0)

送李仲镇宰溧阳

相逢已叹十年迟,冷淡贫交又语离。

玉笋换班通籍后,黄梅催雨送帆时。

月岩家世犹为县,金濑溪山好赋诗。

唤起酸寒孟东野,倒流三峡洗馀悲。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