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唐子光席上赏梅》
《次韵唐子光席上赏梅》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古风

玉枝横斜照清空,纤手撚香□□公。

水部无人广平去,后来我辈犹情钟。

谁喷昭华送愁绝,叫云三弄怨斜月。

径须踏雪问前村,莫待马蹄如踣铁。

春风压尽百花桥,尊前仍有董娇娆。

惜无楚客歌成雪,空有萧郎眼似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tángguāngshàngshǎngméi
sòng / fànchéng

zhīhéngxiézhàoqīngkōngxiānshǒuniǎnxiāngkǒukǒugōng

shuǐrén广guǎngpínghòuláibèiyóuqíngzhōng

shuípēnzhāohuásòngchóujuéjiàoyúnsānnòngyuànxiéyuè

jìngxuěwènqiáncūndàitiě

chūnfēngjìnbǎihuāqiáozūnqiánréngyǒudǒngjiāoráo

chǔchéngxuěkōngyǒuxiāolángyǎndāo

翻译
玉树在清空中摇曳,纤细的手指轻捻香炉烟雾缭绕。
水部官署已空无一人,广平先生已逝,后人仍怀深情。
是谁吹奏着昭华,以乐声排解忧愁,月下哀怨如三弄。
应立即踏雪寻访前村,不要等到马蹄像铁一样沉重。
春风拂过百花凋零的桥头,酒杯前还有董娇娆的身影。
可惜没有像楚客那样能以歌声化雪的人,只剩下萧郎的目光犀利如刀。
注释
玉枝:形容玉质的树枝,可能指的是梅花或其他美枝条。
纤手:细腻的手指。
广平去:广平先生离去,指某位已故的人物。
昭华:古代乐器名,此处可能指音乐或乐声。
叫云三弄:音乐演奏的三个乐段,形容情感深沉。
踣铁:形容马蹄因冰雪而沉重,难以行走。
董娇娆: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是形容女子美丽。
楚客:泛指楚地的游子或诗人,以其才情著称。
萧郎:泛指有才华的男子,此处可能指某特定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次韵唐子光席上赏梅》。诗中描绘了梅花盛开的场景,"玉枝横斜照清空"形象地写出梅花的姿态和清冷的环境,"纤手撚香"则暗示有人在品评梅花的香气。接下来,诗人感叹水部(唐代诗人杜甫曾任职于此)已无人才,但后人对梅花的情感依然浓厚。

"谁喷昭华送愁绝"运用了比喻,将梅花的香气比作能消愁的仙乐,"叫云三弄怨斜月"则借月色和梅花的哀怨声调营造出凄美的意境。诗人鼓励人们不要错过赏梅的好时光,"径须踏雪问前村",要亲身去感受梅花的魅力。

"春风压尽百花桥",春天的风虽然吹落了其他花朵,但梅花依然傲立,"尊前仍有董娇娆",在酒宴上,梅花的美丽依旧引人注目。最后两句,诗人遗憾没有像楚客那样能以歌赋赞美梅花,而自己只能用"萧郎眼似刀"来形容对梅花的深情凝视,寓言般的表达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感情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诗人对梅花的深情,体现了宋人赏梅的雅趣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偶吟

人生变改故无穷,昔是朝官今野翁。

久寄形于朱紫内,渐抽身入蕙荷中。

无情水任方圆器,不系舟随去住风。

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

(0)

荅韦八

丽句劳相赠,佳期恨有违。

早知留酒待,悔不趁花归。

春尽绿醅老,雨多红萼稀。

今朝如一醉,犹得及芳菲。

(0)

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

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

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

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0)

南原望汉宫

荒原空有汉宫名,衰草茫茫雉堞平。

连雁下时秋水在,行人过尽暮烟生。

西陵歌吹何年绝,南陌登临此日情。

故事悠悠不可问,寒禽野水自纵横。

(0)

牡丹

得地牡丹盛,晓添龙麝香。

主人犹自惜,锦幕护春霜。

(0)

春游东潭

移舟试望家,漾漾似天涯。

日暮满潭雪,白鸥和柳花。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