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萧疏老紫荆,硗田下噀自留耕。
林中果熟呼儿摘,谷口人来听鹤迎。
江郭好风吹月上,海楼晴日看云行。
关门令尹今谁似,随处青牛得避名。
春雨萧疏老紫荆,硗田下噀自留耕。
林中果熟呼儿摘,谷口人来听鹤迎。
江郭好风吹月上,海楼晴日看云行。
关门令尹今谁似,随处青牛得避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雨后的田园景象和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首句“春雨萧疏老紫荆”写出了春雨稀疏地洒在老紫荆树上,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硗田下噀自留耕”描述了贫瘠的土地上,农夫们依然勤劳耕作,自给自足。
“林中果熟呼儿摘”展现了家庭的温馨,诗人悠闲地叫唤孩子去采摘林中的熟果,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接下来,“谷口人来听鹤迎”则描绘了山谷间的人们前来拜访,诗人以听鹤声迎接客人,显得颇有雅趣。
“江郭好风吹月上,海楼晴日看云行”两句,诗人借江边的微风和楼上远眺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关门令尹今谁似,随处青牛得避名”以古代贤者关门隐居的形象,自比为那些能避开世俗名声,享受清静生活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隐逸情怀,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
我行杉木道,弛辔长涧东。
伤哉半菽子,复此巨浸攻。
沙石半川原,阡陌无遗踪。
室庐或仅存,釜甑久已空。
压溺馀鳏孤,悲号走哀恫。
赙恤岂不勤,丧养何能供。
我非肉食徒,自闭一亩宫。
箪瓢正可乐,禹稷安能同。
朅来一经行,歔欷涕无从。
所惭越尊俎,岂惮劳吾躬。
攀跻倦冢顶,永啸回凄风。
眷焉抚四海,失志嗟何穷。
鹦鹉言犹在,琵琶事已非。
伤心瘴江水,同渡不同归。
池有灵泉泉有龙,高僧深隐梵王宫。
云林百里如屏障,安乐山西一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