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掩虚尘,枕寒别泪,绮窗暗换春风。
悔翠眉轻别,花月匆匆。
问讯赵家姊妹,看拥髻、都是愁中。
双栖燕、雕梁在否,容易相逢。
重重故山望断,有一片飞云、曾度墙东。
想倚栏无语,玉袖啼红。
不分银笙吹冷,调怨曲、销损芳容。
春依旧,天涯断肠,人去房空。
镜掩虚尘,枕寒别泪,绮窗暗换春风。
悔翠眉轻别,花月匆匆。
问讯赵家姊妹,看拥髻、都是愁中。
双栖燕、雕梁在否,容易相逢。
重重故山望断,有一片飞云、曾度墙东。
想倚栏无语,玉袖啼红。
不分银笙吹冷,调怨曲、销损芳容。
春依旧,天涯断肠,人去房空。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离别后的闺中景象。"镜掩虚尘,枕寒别泪",通过镜子上的灰尘和冰冷的枕头,传达出主人公对过去的怀念和离别的哀伤。"绮窗暗换春风",暗示时光流转,春天的到来却未能带来欢愉,反而加重了内心的孤寂。
"悔翠眉轻别,花月匆匆",表达了对轻易离别的后悔,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问讯赵家姊妹,看拥髻、都是愁中",借询问朋友的境况,进一步渲染了愁苦的氛围。
"双栖燕、雕梁在否,容易相逢",以燕子的离合寓言人世的聚散无常,感叹重逢不易。"重重故山望断",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故乡的深深思念。
"有一片飞云、曾度墙东",运用自然景象寄托情感,暗示曾经的亲密如今只能在回忆中追寻。"想倚栏无语,玉袖啼红",刻画出主人公倚栏远眺,无声饮泣的画面,凄美动人。
"不分银笙吹冷,调怨曲、销损芳容",银笙的冷调与主人公的憔悴相对照,音乐的哀怨更添愁绪。结尾"春依旧,天涯断肠,人去房空",直抒胸臆,春天依旧,但人事已非,空荡荡的房间承载着无尽的悲凉和思念。
整体来看,谭献的这首《凤皇台上忆吹箫·和庄中白》以婉约的笔触,深情地描绘了离别后的生活,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哀愁和对过去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