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隐塔,水静明楼,遥山夕照红边。
霸业销沈,沙草尽带寒烟。
芳春冶游何许,但莺花、依旧年年。
空怅望、向真娘墓上,短簿祠前。
一自尘空晋苑,换佛龛香火,结与因缘。
消古今愁,分付酒国诗天。
玉笙不教吹彻,怕零脂、飘满阑干。
人影远,泛清波、都是画船。
林深隐塔,水静明楼,遥山夕照红边。
霸业销沈,沙草尽带寒烟。
芳春冶游何许,但莺花、依旧年年。
空怅望、向真娘墓上,短簿祠前。
一自尘空晋苑,换佛龛香火,结与因缘。
消古今愁,分付酒国诗天。
玉笙不教吹彻,怕零脂、飘满阑干。
人影远,泛清波、都是画船。
这首《声声慢·虎邱》由清代诗人张祥河所作,描绘了虎丘这一江南名胜的秋日景象,以及历史变迁与人文情感的交织。
首先,开篇“林深隐塔,水静明楼,遥山夕照红边”,以自然景观入笔,描绘出虎丘周围环境的幽静与壮丽。林木深处,古塔隐约可见;水面平静,映照着远处楼宇的倒影,夕阳余晖洒在山峦之上,呈现出一抹醉人的红色。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虎丘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其历史的悠久与深沉。
接着,“霸业销沈,沙草尽带寒烟”两句,将笔触转向历史的长河。虎丘曾是吴王阖闾的陵寝所在地,这里见证了无数英雄豪杰的辉煌与沉寂。如今,昔日的霸业已成过眼云烟,只有荒草与寒烟相伴,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
“芳春冶游何许,但莺花、依旧年年”则将视角转回当下,以春日的生机勃勃反衬历史的流逝。尽管季节更迭,虎丘依然如故,莺歌燕舞,花开花落,仿佛在提醒人们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空怅望、向真娘墓上,短簿祠前”一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感慨。真娘墓和短簿祠是虎丘的著名景点,分别纪念着古代的风流才子和美女,他们的故事虽已随风而去,但人们仍会不时地前往凭吊,寄托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最后,“一自尘空晋苑,换佛龛香火,结与因缘”将话题引向宗教与信仰,暗示虎丘不仅是自然与历史的见证,也是人们心灵寄托之所。随着时间的推移,晋苑的繁华已成往事,取而代之的是佛龛的香火,人们在此寻找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消古今愁,分付酒国诗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认为无论是欢乐还是忧愁,最终都会被时间所消解,唯有通过饮酒赋诗,才能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恼,寻得内心的宁静。
“玉笙不教吹彻,怕零脂、飘满阑干”运用比喻手法,将诗人的情感比作吹奏不尽的玉笙曲,担心这悠扬的旋律会在栏杆上留下淡淡的脂痕,象征着情感的绵延与持久。
“人影远,泛清波、都是画船”以生动的画面收尾,描绘了人在湖面上泛舟的情景,仿佛整个世界都成了画卷的一部分,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综上所述,《声声慢·虎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虎丘的自然风光、历史变迁、人文情感以及对生命、时间与存在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