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三百三首·其六十七》
《诗三百三首·其六十七》全文
唐 / 寒山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

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

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

此有沈迷客,窥窥不见天。

(0)
注释
山中:指代山岳之中。
何:为什么。
太冷:非常冷。
自古:从古至今。
非:不是。
今年:今年特别。
沓嶂:重叠的山峰。
恒:总是。
凝:积聚。
雪:雪。
幽林:幽深的树林。
吐烟:升起雾气。
草生:草开始生长。
芒种后:芒种节气之后。
叶落:叶子落下。
立秋前:立秋节气之前。
此有:这里存在。
沈迷客:沉迷于山水的人。
窥窥:偷偷地看。
不见天:看不见天空。
翻译
山中的气候为何如此寒冷,自古以来并非仅在今年如此。
连绵的山峦常年积雪,幽深的树林常常升起雾气。
草在芒种节气之后生长,叶子在立秋之前落下。
这里有个沉醉于山水的人,他悄悄地观察,却看不见天空。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山秋景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在山中所体验到的孤独与寂寞。"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一句表明山中的寒冷并非今年才有的特殊现象,而是历年常态,但这年的感觉尤为深切。接下来的"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则具体描绘了山中积雪不化、树林间烟雾缭绕的景象。

"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表现了植物在季节更迭中的变化,草木刚刚生长出种子,就已是树叶纷纷掉落的时节,这段时间似乎特别短促,给人以匆忙感。最后两句"此有沈迷客,窥窥不见天"则引出了诗人的身影,他沉迷于这深山之中,即使仔细观察,也难以窥见天空,彷如在表达一种精神状态——被大自然所包围,与外界的联系几乎切断。

作者介绍
寒山

寒山
朝代:唐   号:均不详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猜你喜欢

和瑞雪

与天通处在人和,未有人和天荐瘥。

消息连朝来玉阙,川原满眼尽银河。

坡书已得欧公体,力士宜尊太白靴。

人物于今如越雪,欲令惯见不嫌多。

(0)

辛酉五月望简陈和仲

秀出雪峰一千众,挽回庐阜三十年。

赤乌白马吐杰句,黄花翠竹通幽禅。

竺师不假报文度,凿齿本自知弥天。

可怜乌石岭下路,榕叶炯炯凝云烟。

(0)

浣溪沙·其七

才子佳人相见难。舞收歌罢又更阑。

密将春恨系幽欢。

结子同心香佩带,帕儿双字玉连环。

酒醒灯暗忍重看。

(0)

观李思训幸蜀图

上青天路最崎岖,藏日擎天却有馀。

既验六龙行万里,始知一卒当千夫。

望云骓稳无前马,带雨铃鸣动属车。

纵有将军天下笔,不如无逸旧时图。

(0)

予居曲江五年今岁又暮慨然有感

坐对研旁峰,卧阅屏上山。

一事不挂心,万病方穷源。

吾君礼南郊,吾母望北还。

一岁几得书,五年阙问安。

是自取之尔,尚复何所言。

手种庭下梅,花开聊喜欢。

系日既无术,缩地良独难。

(0)

送杨倅致政还乡

交说纷纷不惮烦,要公小驻北归辕。

三休恐负名亭意,二去吾宁顾子言。

快指柴桑还我里,遥瞻神虎到君门。

画图史笔俱张大,又得杨家一巨源。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