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通处在人和,未有人和天荐瘥。
消息连朝来玉阙,川原满眼尽银河。
坡书已得欧公体,力士宜尊太白靴。
人物于今如越雪,欲令惯见不嫌多。
与天通处在人和,未有人和天荐瘥。
消息连朝来玉阙,川原满眼尽银河。
坡书已得欧公体,力士宜尊太白靴。
人物于今如越雪,欲令惯见不嫌多。
这首诗语言雄健,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以及对文学典范的追求。
“与天通处在人和”一句,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出发点,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未有人和天荐瘥”则通过反说,强调这种境界之难以达到。
“消息连朝来玉阙”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图景,其中“消息”指信息或新闻,“玉阂”象征着高远、纯洁的境界,这里可能暗喻诗人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望以及追求精神上的清净。
“川原满眼尽银河”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通过对比,将广阔的江山之美与天上星辰的辉煌相提并论,展示了诗人胸襟博大。
“坡书已得欧公体”表明诗人在文学造诣上的追求和成就,“力士宜尊太白靴”则是对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崇敬之情,通过称颂前贤,以示自己的文学抱负。
最后两句“人物于今如越雪,欲令惯见不嫌多”以雪比喻时代英杰,表达了诗人对于优秀人物和事物的珍视与渴望,以及对美好事物不愿厌倦的心情。
匪亲曷有我,有我能无亲。
我当供我职,我情莫我申。
父生母鞠畜,长育我拊循。
出入又腹我,反复顾我勤。
亲恩有如此,罔极同苍旻。
儿心若寸草,胡能报阳春。
七闽去六诏,不翅越与秦。
母发镜中雪,父骨山下坟。
祭扫旷岁时,定省缺晨昏。
瞻望悲行役,何怙哀鲜民。
上山山有颠,涉水水有津。
悠悠百年内,孝子难具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