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边城气如煮,问龙乞水将致雨。
起我独有泛莲人,相与授诚香一缕。
腹枵不拟谢僧疏,愁对焦枯无告语。
君时捧檄不我舍,意欲同分神所怒。
此诚未契我辄罢,想望绝疑隔烟雾。
一朝报我檄难留,明日清晨离此去。
我惭君住本为我,君行我乃不得祖。
固知身世不相期,戚戚安能效儿女。
君还我亦脱缰锁,闻道荆醅如泼乳。
使君况是我辈人,便约临高目东注。
经由第一莫迟回,尤物须知原有主。
四月边城气如煮,问龙乞水将致雨。
起我独有泛莲人,相与授诚香一缕。
腹枵不拟谢僧疏,愁对焦枯无告语。
君时捧檄不我舍,意欲同分神所怒。
此诚未契我辄罢,想望绝疑隔烟雾。
一朝报我檄难留,明日清晨离此去。
我惭君住本为我,君行我乃不得祖。
固知身世不相期,戚戚安能效儿女。
君还我亦脱缰锁,闻道荆醅如泼乳。
使君况是我辈人,便约临高目东注。
经由第一莫迟回,尤物须知原有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慕容若禔在四月边城的别离之情。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边城四月酷热的气候,以及诗人向龙祈求降雨的场景,寓意着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
“四月边城气如煮”,开篇即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边城炎热的景象,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蒸煮之中。“问龙乞水将致雨”,诗人通过向龙祈求雨水,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可能带来的干旱的担忧,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平安归来的美好愿望。
接着,“起我独有泛莲人,相与授诚香一缕”,诗人提到自己身边只有泛莲之人,暗示了友人的离去使得他感到孤独。通过“授诚香一缕”,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敬意和祝福。
“腹枵不拟谢僧疏,愁对焦枯无告语”,诗人虽然饱受饥饿,却不愿轻易放弃与僧人的交流,面对焦枯的景象,他内心充满了愁苦,却找不到合适的言语来表达。
“君时捧檄不我舍,意欲同分神所怒”,友人慕容若禔在收到公文时没有离开,想要与诗人一同承受神灵的愤怒,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共同面对困难的决心。
“此诚未契我辄罢,想望绝疑隔烟雾”,诗人认为与友人的缘分还未真正契合,因此决定暂时放手,但心中仍充满对未来的疑惑和期待。
“一朝报我檄难留,明日清晨离此去”,友人最终还是因为公事需要离开,诗人只能在清晨送别。
“我惭君住本为我,君行我乃不得祖”,诗人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愧疚,同时又为友人的使命感到自豪。
“固知身世不相期,戚戚安能效儿女”,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与友人不同,无法强求,因此不再为离别而忧伤,展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君还我亦脱缰锁,闻道荆醅如泼乳”,友人归来时,诗人如同解脱束缚,品尝到荆棘酿成的酒如同乳汁般甘甜,象征着重逢的喜悦。
“使君况是我辈人,便约临高目东注”,诗人希望友人能理解他们这一类人的生活,未来有机会一起登高望远,展望东方。
“经由第一莫迟回,尤物须知原有主”,最后,诗人提醒友人在经过的地方不要停留太久,珍稀之物自有其主人,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心和对自然万物的尊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边城炎热气候的描绘,以及与友人分别的场景,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蕴含着对友情、命运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淇园既往不足论,渭川徒多未足贵。
森然玉立辟幽深,弥望恢恢有馀地。
何异东亭手亲植,遂使南阳日清閟。
绿云障日间弗容,翠涛翻空杳无涘。
冥冥韩林静而秀,窈窈蒋径深且邃。
洗清袢暑迥莫留,截断俗尘飞不至。
何须层冰置几案,自然凉气生衣袂。
吟弄风月骚人徒,伯季松梅岁寒味。
于斯二仲可论交,谁为六逸宜邀致。
何时徒步许直造,著我其间同一醉。
祇恐君疑庾亮来,角巾岂免还私第。
方其为储贰,用智固已谲。
及夫据大器,为谋抑何逆。
龙舟及凤谲,无岁不游适。
离宫与别殿,快意事淫佚。
置酒燕要荒,会者三十国。
紫舌与黄支,无所不臣服。
亲驾两征辽,方且肆穷黩。
群盗遂蜂起,土地日以蹙。
惛犹不知悟,愎谏辄诛戮。
肘腋俄变生,兵刃交于目。
不肖孰甚焉,身亡而国覆。
藕花洲上芙蓉楫,羞郎故移深处。
弄影萍开,搴香袖罥,鸂鶒双双飞去。垂鞭笑顾。
问住否横塘,试窥帘户。
妙舞妍歌,甚时相见定相许。
归来憔悴锦帐,久尘金犊幰,连娟黛眉颦妩。
扇底红铅,愁痕暗渍,消得腰支如杵。鸾弦解语。
镇明月西南,伴人凄楚。闷拾杨花,等闲春又负。
路傍谁家女,踌躇不能去。
自言妾小时,家本樵川住。
十五嫁良人,长年秉机杼。
辛勤奉舅姑,足不越庭户。
去年秋枣红,边人健如虎。
移家入深林,自谓百无虑。
空山鸣剑戟,失色骇相顾。
星散各偷生,不幸适相遇。
妾身如风花,飘零委尘土。
妾命如蜉蝣,焉能保朝暮。
一死恨不蚤,空为年少误。
去去忽相失,零落在中路。
妾有乳下儿,咿哑方学语。
四海尚干戈,安知尔生死。
回首望天涯,家山在何处。
妾命负所天,顾影惟自怜。
自怜轻失节,天下何独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