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舟何处不堪拿,云水由来总一家。
兴到真教轻杜句,眼空直拟泛张槎。
几群鸾鹤随吟管,四面芙蓉入绿纱。
佳处会心原不远,高眠风月棹烟霞。
虚舟何处不堪拿,云水由来总一家。
兴到真教轻杜句,眼空直拟泛张槎。
几群鸾鹤随吟管,四面芙蓉入绿纱。
佳处会心原不远,高眠风月棹烟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首联“虚舟何处不堪拿,云水由来总一家”以虚舟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认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如同云水之间,本就是一体相连。颔联“兴到真教轻杜句,眼空直拟泛张槎”则展现了诗人创作时的灵感与激情,他觉得在兴致勃发之时,连杜甫的诗句都显得过于拘谨,甚至想要像张骞那样乘木筏漂泊于江海之上,追求更为自由不羁的生活体验。
颈联“几群鸾鹤随吟管,四面芙蓉入绿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鸾鹤翱翔,芙蓉盛开,四周绿意盎然,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在耳边轻轻响起。尾联“佳处会心原不远,高眠风月棹烟霞”则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认为美好的事物并不遥远,只要心境纯净,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无尽的美好,甚至在梦中也能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风月与烟霞带来的宁静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