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月朔观牡丹崇效寺·其一》
《四月朔观牡丹崇效寺·其一》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由来北胜压南强,不信都燕逊洛阳。

红紫纷纷都见惯,今朝刮目御衣黄。

(0)
鉴赏

这首诗《四月朔观牡丹崇效寺(其一)》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诗中描绘了四月上旬在崇效寺观赏牡丹的情景,以牡丹的繁盛与色彩斑斓,象征着北方的胜势和南国的逊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牡丹之美的赞叹。

“由来北胜压南强”,开篇即以对比的手法,点明北方的牡丹以其独特的魅力,压倒了南方的花卉,暗示了北方的繁荣与强大。“不信都燕逊洛阳”,进一步强调了洛阳作为牡丹之都的地位,表达了对洛阳牡丹的尊崇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北方牡丹的推崇。

“红紫纷纷都见惯”,这一句则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牡丹花的多样性和普遍性,无论是红色还是紫色,都已司空见惯,但在此时此刻,它们却因为与崇效寺的结合而显得格外珍贵和不同寻常。“今朝刮目御衣黄”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御衣黄”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牡丹花的鲜艳夺目,仿佛是皇家的服饰,让人眼前一亮,表达了对牡丹之美的深刻感受和赞美。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独特,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谢惠五月菊

道人移菊到山家,细袅薰风带露华。

便有渊明篱下趣,谁人着眼看荷花。

(0)

过干越宿熊氏澹园偕东采驾阁西玉国正二同年登羊角峰观天池访昌国寺陆羽茶灶拿船过琵琶洲回延休观听琴记游四首·其一

倚策试新晴,扶摇上羊角。

山空叶自语,天近云欲落。

危亭渺何许,高木黯犹昨。

悠悠念物化,漫漫悲世浊。

何当击天池,与子翔寥廓。

(0)

春意郊行

卯酒醒来欲午天,意行平陆自悠然。

近山欲雨有远意,老树得春还少年。

蝶化不知何宇宙,蜗争难到好林泉。

令人长羡崆峒叟,万壑松风打昼眠。

(0)

秋日题琅琊山寺

岩下多幽景,且无尘事喧。

钟声晴彻郭,山色晓当门。

深洞藏泉脉,悬崖露树根。

更期来此宿,绝顶听寒猿。

(0)

秋事遽如许,空山夜已蝉。

多吟清露底,偏傍竹篱边。

翼似霜馀叶,声如雨后泉。

儿曹读书罢,贪听不成眠。

(0)

一点无多小似萤,虚堂夜静灭还明。

若教安顿无风处,犹可从容到五更。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