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无多小似萤,虚堂夜静灭还明。
若教安顿无风处,犹可从容到五更。
一点无多小似萤,虚堂夜静灭还明。
若教安顿无风处,犹可从容到五更。
这首诗名为《灯》,作者是宋代诗人潘牥。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盏微弱的灯火,形象生动。"一点无多小似萤",诗人形容灯光微弱,犹如萤火虫一般闪烁不定;"虚堂夜静灭还明",夜晚的静谧使得灯火的明灭更加明显,展现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诗人设想如果能将这盏灯安置在无风之处,它就能稳定地燃烧,"犹可从容到五更",暗示着灯光可以陪伴人们度过漫漫长夜,直到天明。整首诗通过描绘灯的形象,寓含了对安宁与坚守的寓意。
细听村农说。太平年、五风三雨,滋麻润葛。
不料江南今岁旱,占应昨冬无雪。
渐列畈、秧拳黄发。
拭破双眸云阵断,却朝看赤日宵看月。
枉赛社,走笙瑟。泪携弱女前途别。
卖豪门、情知骨肉,此生难合。
且换青钱租老㹀,响动沟车龙骨。
奈滴滴、浊浆将绝。
再凿远滩通水线,讶泥乾、锸下如攻铁。
鼻出火,背焦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