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洞涵虚郁紫清,碧岩如手覆仙蘅。
空中香树浮珠阁,象外烟花拥玉屏。
倦鸟未忘常梵语,寒泉那识下方情。
西风古木岚光暮,何处人间有磬声。
幽洞涵虚郁紫清,碧岩如手覆仙蘅。
空中香树浮珠阁,象外烟花拥玉屏。
倦鸟未忘常梵语,寒泉那识下方情。
西风古木岚光暮,何处人间有磬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秘而静谧的山中景致,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首句“幽洞涵虚郁紫清”,以“幽洞”开篇,暗示了地点的隐蔽与神秘,接着“郁紫清”三字,通过色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清新的氛围。接下来,“碧岩如手覆仙蘅”一句,将岩石比作覆盖仙草的手,形象地描绘了岩石的形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空中香树浮珠阁,象外烟花拥玉屏”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空间的层次感与视觉的丰富性。空中飘香的树木仿佛是仙境中的宝阁,而远处的烟霞则环绕在精致的玉屏之上,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这里运用了“空中”、“象外”等词语,增加了画面的虚实对比,使整个场景显得既真实又梦幻。
“倦鸟未忘常梵语,寒泉那识下方情”两句,通过“倦鸟”与“寒泉”的拟人化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倦鸟虽疲惫但仍不忘诵经,寒泉虽冷冽却不知人间情感,这两者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执着与淡然的态度。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西风古木岚光暮,何处人间有磬声”两句,以傍晚时分的景象收尾,夕阳西下,古木参天,云雾缭绕,这样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同时,远处传来的磬声,似乎在提醒着人们,即使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也有心灵的呼唤与共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披图足徵明祚败,如鉴写形蓍测卦。
霜刃休看寸铁轻,三百年基斲全坏。
九重多暇工雕锼,故剑肯向忠良求。
纷纷章奏弃不省,可怜神似东昏侯。
吁嗟弄兵兵以至,杨左诸臣空望治。
谶成委鬼与茄花,劈正徒劳殿楹置。
想见经营费匠心,藉娱长昼法宫深。
太阿倒授他人柄,遂令神州叹陆沈。
大东小东纵寻斧,谠士吞声狂竖舞。
走马廷前督内操,那惜金钱输左府。
挥戈难返日舍三,寇锋遍野民何堪。
六州铸铁真成错,事到桓灵不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