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苗垂槁叹何堪,大雨谁知变立谈。
翠麓青林吞欲尽,恶风白浪战方酣。
江翻龟窟连云泽,雷挟龙腥起雪潭。
从此年丰真少事,炷香终日坐蒲龛。
旱苗垂槁叹何堪,大雨谁知变立谈。
翠麓青林吞欲尽,恶风白浪战方酣。
江翻龟窟连云泽,雷挟龙腥起雪潭。
从此年丰真少事,炷香终日坐蒲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旱情时的忧虑与欣喜之情。首句"旱苗垂槁叹何堪",形象地写出田间作物因干旱而枯萎,诗人对此深感无奈和哀叹。然而,第二句"大雨谁知变立谈"则转而惊喜,表示突如其来的暴雨仿佛在顷刻间改变了旱情。
"翠麓青林吞欲尽",通过描绘翠绿的山麓和青葱的树林在雨水滋润下生机盎然,展现出大自然的复苏力。"恶风白浪战方酣",以狂风卷起白浪的场景,生动描绘了雨势之大,仿佛风雨在激战。
"江翻龟窟连云泽,雷挟龙腥起雪潭",进一步描绘了江水暴涨的壮观景象,以及雷电交加的震撼画面,犹如龙吟雷啸,令人惊叹。诗人对这场及时雨充满期待,相信它将带来丰年的希望。
最后两句"从此年丰真少事,炷香终日坐蒲龛",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场大雨带来丰年的喜悦,他甚至愿意终日坐在蒲团上,焚香祈祷,享受这份宁静与丰收的喜悦。整首诗情感起伏,既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也展现了他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西峰塔影连青汉,天半铃声度飞雁。
朝散灵花世界香,夜悬灯火星河烂。
此僧年少著袈裟,手持木杖口楞伽。
身寄空门如槁木,心将秋水植莲花。
两峰宴坐谈空寂,何事家山动遥忆。
定里啼乌返哺声,别时春草忘忧色。
学道由来不顾乡,道成应复念高堂。
衲衣暂借斑斓舞,寿酒唯倾般若汤。
清风溪上回轻舸,红叶吹霜向人堕。
愿结三生石上期,只恐他生复无我。
此别悠悠几日逢,回风暮雨送行踪。
孤云野鹤悠悠去,目断金鳌一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