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青虽楚楚,不复中栋梁。
黄封入雕槛,亦足被宠光。
朝离粪壤区,暮上君子堂。
胡为伴幽独,堕此一亩荒。
水青虽楚楚,不复中栋梁。
黄封入雕槛,亦足被宠光。
朝离粪壤区,暮上君子堂。
胡为伴幽独,堕此一亩荒。
这首诗描绘了水青植物的生长环境及其命运的转变,同时也隐含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地位关系的思考。
首句“水青虽楚楚,不复中栋梁”,以“水青”这一植物作为主角,形容其外表美丽(楚楚),但不再适合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不复中栋梁)。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水青的外在美与内在价值进行了对比,暗示了美的事物并不总是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或利用。
接着,“黄封入雕槛,亦足被宠光”,描述了水青被移植到装饰华丽的房间内,获得了某种程度的尊贵和宠爱。这句诗通过“黄封”(可能指珍贵的物品或象征权力的标记)和“雕槛”(雕刻精美的门槛或窗框)的使用,进一步强调了水青从野外到室内、从平凡到尊贵的转变。
“朝离粪壤区,暮上君子堂”,则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了水青从低下的环境(粪壤区,比喻低贱、不被重视的地方)迅速上升至高雅的场所(君子堂,可能象征着社会的高位或文化精英的聚集地)。这种变化反映了个人命运的转折,以及社会流动的可能性。
最后,“胡为伴幽独,堕此一亩荒”,表达了对水青最终落入荒废之地的惋惜之情。这句话中的“幽独”和“一亩荒”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暗示了水青虽然曾经受到重视,但最终却未能保持其尊贵的地位,落入了孤独和荒凉之中。这不仅是对水青命运的感慨,也可能暗喻了某些人或事物在社会变迁中的无奈和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青命运的描绘,探讨了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美的事物在不同情境下所面临的命运差异。它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类社会现象的隐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
晓炉香剂已烧残,漫捲棨帘倚药栏。
鞭底土牛方转燠,石边盐虎忽凝寒。
有人剪綵娱羔酒,独我煎茶续菜盘。
冰冱砚池呵未泮,东风到底入毫端。
全魏地千里,雄大视区宇。
黄河为血脉,太行为筋膂。
地灵育圣贤,土厚含文武。
堂堂柳先生,生下如猛虎。
十三断贼指,闻者皆震怖。
十七著野史,才俊淩迁固。
二十补亡书,辞深续尧禹。
六经皆自晓,不看注与疏。
述作慕仲淹,文章肩韩愈。
下唐二百年,先生固独步。
投篇动范杲,落笔惊王祜。
四方交豪杰,群公走声誉。
一上中高第,数年编士伍。
五命为御史,连出守方土。
事业过皋夔,才能堪相辅。
凤凰世不容,众鸟竞嘲诉。
狱中饥不死,特地生爪距。
貔貅十万师,盟津直北渡。
塞上诸猛将,低头若首鼠。
渴忆海为浆,饥思鳌为脯。
两手拿人肝,大床横牛肚。
一饮酒一石,贼来不怕惧。
帐下立孙吴,樽前坐伊吕。
笑谈韬钤閒,出入经纶务。
匈奴恨未灭,献策言可虏。
幽州恨未复,上书言可取。
好文有太宗,好武有太祖。
先生文武具,命兮竟不遇。
死来三十载,荒草盖坟墓。
四海无英雄,斯文失宗主。
竖子敢颠狂,黠戎敢慢侮。
我思柳先生,涕泪落如雨。
试过魏东郊,寒鸦啼老树。
丈夫肝胆丧,真儒魂魄去。
瓦石固无情,为我亦惨沮。
《过魏东郊》【宋·石介】全魏地千里,雄大视区宇。黄河为血脉,太行为筋膂。地灵育圣贤,土厚含文武。堂堂柳先生,生下如猛虎。十三断贼指,闻者皆震怖。十七著野史,才俊淩迁固。二十补亡书,辞深续尧禹。六经皆自晓,不看注与疏。述作慕仲淹,文章肩韩愈。下唐二百年,先生固独步。投篇动范杲,落笔惊王祜。四方交豪杰,群公走声誉。一上中高第,数年编士伍。五命为御史,连出守方土。事业过皋夔,才能堪相辅。凤凰世不容,众鸟竞嘲诉。狱中饥不死,特地生爪距。貔貅十万师,盟津直北渡。塞上诸猛将,低头若首鼠。渴忆海为浆,饥思鳌为脯。两手拿人肝,大床横牛肚。一饮酒一石,贼来不怕惧。帐下立孙吴,樽前坐伊吕。笑谈韬钤閒,出入经纶务。匈奴恨未灭,献策言可虏。幽州恨未复,上书言可取。好文有太宗,好武有太祖。先生文武具,命兮竟不遇。死来三十载,荒草盖坟墓。四海无英雄,斯文失宗主。竖子敢颠狂,黠戎敢慢侮。我思柳先生,涕泪落如雨。试过魏东郊,寒鸦啼老树。丈夫肝胆丧,真儒魂魄去。瓦石固无情,为我亦惨沮。
https://shici.929r.com/shici/WhcSmN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