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大火太焚如,恼得天公痛扫除。
两夕檐声撼江海,一番凉意洗郊墟。
眼明还我诗书乐,骨醒从渠枕簟疏。
明日快晴应更好,莫妨千里荐嘉蔬。
秋来大火太焚如,恼得天公痛扫除。
两夕檐声撼江海,一番凉意洗郊墟。
眼明还我诗书乐,骨醒从渠枕簟疏。
明日快晴应更好,莫妨千里荐嘉蔬。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大火之后,连续大雨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秋来大火太焚如”表现出秋季干燥引发的大火,这种现象在古代可能是常见的,但也反映出自然环境的脆弱。紧接着,“恼得天公痛扫除”,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天空以情感,似乎大火让天空感到不满,因此倾盆而下,带来了连绵的雨水。
“两夕檐声撼江海”描写了雨声之大,仿佛能够撼动江海,强调了雨势的猛烈和持续。接下来的“一番凉意洗郊墟”,则是对雨后清凉气息的赞美,这种凉意不仅带来了温度上的变化,更像是给大地洗涤了一般,带来了一丝生机。
诗人的个人感受也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眼明还我诗书乐”,可能是指在雨后清新的空气中,诗人重新获得了阅读和创作的快乐。紧接着的“骨醒从渠枕簟疏”则更加深入,通过“骨醒”来形容心灵的清爽,从而能够安然入睡。
最后,“明日快晴应更好”,诗人期待着雨后的天气会变得更加晴朗,而“莫妨千里荐嘉蔬”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景象的一种展望,希望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感受到这份自然的恩赐。
整首诗通过对秋季大火和大雨的描写,以及对后续晴好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深刻洞察和情感体验。
看墙头。前朝李树桃花,断送风流。
但枝上鸟惊朱槿,池中鱼戏青苹。薰风满楼。
多情望断牵牛。早起独开绣帐,夜眠谁共香篝。
孤负却窗前,一床湘簟,夏日原长,今年觉短,更兼小胆空房易怯,修眉照镜生愁。
瘦堪忧。腰肢不待高秋。
若耶一曲,西湖十里,何须太华峰头。
翠叶田田,红妆冉冉,六郎近日娇羞。玉井藕香柔。
更凌波步步,窈窕清幽。
越女吴姬,采花轻泛木兰舟。水宫仙子遨游。
任飞来飞去,野鹭闲鸥。
带月夜舒,迎风昼卷,汉家别样风流。绰约待凝眸。
趁良宵美酒,醉赏消愁。莫待红衣落尽,对高秋。
有客于□,长剑巍峨,殆奇士欤。
忆请缨北阙,曾驰鹿塞,上书幕府,亲历无闾。
伏枥兴嗟,投竿空老,三竺桥边有敝庐。
杯阑后,任唾壶敲缺,一枕蘧蘧。当年士稚何如。
试酹酒荒原吊望诸。
叹元龙湖海,徒眠高阁,侯王甲第,懒曳长裾。
击筑狂歌,登楼悲愤,变作银钩虿尾书。
掀髯笑,倩羊欣白练,挥洒无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