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轩冕内,久绝宁家亲。
白社同孤立,青云独并伸。
致君期折槛,举职在埋轮。
须信尧庭草,犹能指佞人。
中朝轩冕内,久绝宁家亲。
白社同孤立,青云独并伸。
致君期折槛,举职在埋轮。
须信尧庭草,犹能指佞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隔绝和孤独的情境,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中朝轩冕内,久绝宁家亲"一句,设定了一个长时间没有联系的家庭背景,其中“中朝”指的是朝廷或官府之内,“轩冕”象征着高贵的地位,而“久绝宁家亲”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远方家族成员的深切思念。
"白社同孤立,青云独并伸"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隔绝感。"白社"可能指的是空荡荡的官府或是荒废的地方,而“同孤立”则表明诗人与他人的孤独相似;"青云"象征着遥远和高不可攀,"独并伸"则形容了心中的忧虑和孤独感。
"致君期折槛,举职在埋轮"一句,可能暗示诗人对于亲人的思念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愿意放弃自己的官职(折槛)去寻找或接近他们,而“举职在埋轮”则可能意味着诗人目前的处境是被迫隐退,或是他的工作和才能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
最后两句"须信尧庭草,犹能指佞人"表达了一种对古代圣君尧的景仰,同时也是一种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须信”意味着必须相信,而“尧庭草”则是指古代圣君尧时期的一种美好传说;"犹能指佞人"则表明尽管周围的人可能不如意,但诗人仍然能够通过这种美好的传说来安慰自己,寻找到精神上的寄托。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