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何事独悲辛,支枕灯前泪满巾。
婪尾共堂惟一啜,孙枝绕膝少三人。
老怀今夕嗟非旧,物态明朝说更新。
却喜小园春更蚤,花曾献笑柳舒颦。
白头何事独悲辛,支枕灯前泪满巾。
婪尾共堂惟一啜,孙枝绕膝少三人。
老怀今夕嗟非旧,物态明朝说更新。
却喜小园春更蚤,花曾献笑柳舒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在壬戌除夕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首联“白头何事独悲辛,支枕灯前泪满巾”,诗人以白发苍苍的形象自比,感叹岁月无情,自己独自一人在灯下落泪,流露出孤独与哀伤的情绪。
颔联“婪尾共堂惟一啜,孙枝绕膝少三人”,通过描述家人团聚的场景,却因人数减少而显得凄凉。诗人用“婪尾”形容家宴的热闹,但如今只剩下一人,孙子绕膝却只有三人,对比鲜明,凸显了家庭成员减少的失落感。
颈联“老怀今夕嗟非旧,物态明朝说更新”,诗人感慨今晚的心情与往昔不同,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新的一年能带来新的变化和希望。
尾联“却喜小园春更蚤,花曾献笑柳舒颦”,诗人转而表达对自然界的乐观态度,尽管人事已非,但在小园中,春天似乎来得更早,花朵绽放,柳条轻摆,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好,给予诗人一丝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家庭变迁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
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
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
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此心无有新冤。
况抱瓮年来自灌园。
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
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
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