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经制有规箴,名扁公堂作正心。
方寸不欹天地位,气机才动鬼神临。
无私自觉琴书乐,有止何劳簿领寻。
分手属君崇此志,他年阶下有棠阴。
昔人经制有规箴,名扁公堂作正心。
方寸不欹天地位,气机才动鬼神临。
无私自觉琴书乐,有止何劳簿领寻。
分手属君崇此志,他年阶下有棠阴。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的《柏塔寺(其二)正心堂》。诗中以“昔人经制有规箴”开篇,引出对前人的智慧和道德准则的尊重与传承。接着,“名扁公堂作正心”点明了正心堂的命名意义,旨在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直之心。
“方寸不欹天地位,气机才动鬼神临”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正心之人内心坚定,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或挑战,也能保持内心的平衡与稳定,仿佛天地为之动容,鬼神亦会降临。这种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极高追求。
“无私自觉琴书乐,有止何劳簿领寻”则进一步阐述了正心之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通过弹琴读书获得心灵的愉悦,无需外在的繁琐事务来寻求安慰,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最后,“分手属君崇此志,他年阶下有棠阴”寄语后人,希望他们能继承并发扬这种高尚的道德品质,预示着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因为遵循正道而得到幸福与安宁。整首诗通过对正心堂的描绘,传达了对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细风轻雾,锁山城清晓。冷蕊疏枝为谁好。
对斜桥孤驿,流水溅溅,无限意,清影徘徊自照。
何郎空立马,恼乱馀香,绮思凭花更娟妙。
肠断处,天涯路远音稀,行人怨、角声吹老。
叹客里经春又三年,向月地云阶,负伊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