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清芬阁》
《题清芬阁》全文
宋 / 令狐俅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元英去世二百年,其迹虽久骚雅传。

田庐不废子孙贤,庆门簪组方蝉联。

我来源中访高隐,□人邀客云山前。

朱门绿阁照溪水,长松茂竹□寒烟。

滩声萧萧到几席,魂清骨冷忘睡眠。

伊子出处不自判,尘缨俗网常萦缠。

儿孙渐多食□众,高翔远引嗟无缘。

他年家事苟有付,杖藜□此同悠然。

(0)
注释
去世:逝世。
骚雅:文雅的诗篇。
田庐:田地和住宅。
庆门:显赫的家族。
簪组:古代官员的冠饰,象征仕途。
高隐:隐居的高人。
云山:山水之间,形容景色优美。
朱门:富贵人家的宅院。
寒烟:清淡的烟雾,常用来描绘宁静的景象。
滩声:江河滩涂的流水声。
伊子:他,指元英。
尘缨俗网:尘世的束缚,比喻世俗的牵累。
杖藜:手杖,藜杖,古人常用以代步。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翻译
元英去世已两百年,他的事迹虽久仍被文人墨客传颂。
田地房屋后人依旧贤良,显赫家族的官帽继续传承不断。
我从中原而来寻找高洁隐士,有人在山水之间邀请客人。
朱门红漆楼阁倒映溪水,翠竹长松围绕着淡淡寒烟。
滩边流水声声传入宴席,心境清澈身体清凉忘却睡眠。
他一生进退无法自己决断,尘世的束缚总围绕着他。
子孙渐渐增多,难以像他那样超脱世俗,飞翔远方。
如果将来家业能交付妥善,我也愿手持藜杖在此悠然共度。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唐代诗人元英的怀念之情。开篇便指出元英虽然去世已久,但他的文风依旧流传,家风亦未曾废弛,其子孙仍然贤能,家族庆幸如门簪组环相连。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追寻高逸的志向,而某位朋友邀请他在云雾缭绕的山前聚会。

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朱红色的门楼和翠绿的楼阁映照着溪水,长松与茂密的竹林中弥漫着冷清的烟雾。滩石间的流水声响彻夜深,而诗人却因心境清澈、骨肉之寒而忘记了睡眠。

然后诗人自叹自己出处不易为世人所理解,常常被尘世的羁绊和俗世的网罗所纠缠。儿孙日渐众多,需要更多的粮食供养,而诗人的高远志向却如同遥不可及的云烟,只能感叹无缘实现。

最后,诗人希望将来如果家中有何交代之事,愿用拄杖悠然自得地在田园之间生活。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怀古情怀和对高逸境界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家庭责任与个人理想之间矛盾的心境。

作者介绍

令狐俅
朝代:宋

令狐俅(一○四一~一一一○),字端夫,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挺子。以父荫试将作监主簿。历郓州司户参军、濮州雷泽县尉、洺州曲周县令、监汝州洛南稻田务。废而家居,又起为泾原路转运司勾当公事。神宗元丰四年(一○八一)从军灵武。后为处州松阳县令、环州录事参军。迁武胜军节度推官,未行,以疾致仕。徽宗大观四年卒于汝州,年七十。事见《西台集》卷一二《令狐端夫墓志铭》。
猜你喜欢

和邑大夫劝驾韵

自笑当年跃冶金,老来文物见彬彬。

登名已喜多三邑,擢秀悬知敌万人。

晴日琴堂开宴好,春风琼苑拜恩新。

惟馀卧病江湖客,坐看联翩对玉宸。

(0)

荷花

淤泥除尽藕根空,留得孤芳照病翁。

水面亭亭尘不染,悬知不是蓼花红。

(0)

病怀

客居已经年,入春转多病。

杯酒亦成痰,脔肉火旋盛。

书册时一亲,怔忡不能竟。

终日颓然闲,脉脉有所呈。

果尔便长休,顺宁须自证。

遐想宣尼言,朝闻良足□。

嗟我优游夫,何由可入圣。

本原在独知,工夫须主敬。

深渊与薄冰,存心以养性。

一息若成虚,罔生非真命。

愿言易箦时,吾求得其正。

(0)

铅山廨宇题壁

莫遣离愁相绊萦,九州之外尽愁城。

酒频挹注幽忧浣,诗苦冥搜太瘦生。

漠漠草茵飞蛱蝶,深深柳幄韵鹂鹒。

客怀未与成匆遽,三沐三熏慰此情。

(0)

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其五

犯寒不怕雪蒙头,蹋石穿林不暂休。

千首诗成千首意,十分春瘦十分愁。

飞添宫额妆同艳,斜插鬓云香共留。

勉续清吟知笔弱,苦无风度恐花羞。

(0)

杨白花

春风吹百花,杨花飞恼人。

谁家芍药殿春后,花飞杨柳空暮春。

春来复春去,春去又春来。

阳阿歌白雪,落絮欲成灰。

花若有情风引去,拂郎征衣点归路。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