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马梯空正肉飞,山幽鸣鸟自声微。
地趋玉嶂新朝眼,岩织天花欲坠衣。
云木绸缪青羽葆,窦泉零落小珠玑。
重来且与看华表,秪恐无人识令威。
筠马梯空正肉飞,山幽鸣鸟自声微。
地趋玉嶂新朝眼,岩织天花欲坠衣。
云木绸缪青羽葆,窦泉零落小珠玑。
重来且与看华表,秪恐无人识令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寺风光图。开篇“筠马梯空正肉飞,山幽鸣鸟自声微”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勾勒出一种幽静而超脱世俗的氛围。筠马即竹编成的小马,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攀登之艰难;“肉飞”则是对云雾缭绕山间景致的生动描写,给人以飘渺出世之感。接着,“山幽鸣鸟自声微”,山中鸟鸣声细微,增添了一份宁静与自然。
“地趋玉嶂新朝眼,岩织天花欲坠衣”两句,则描绘了诗人攀登至高处,对于云间景致的观察。这里,“地趋玉嶂”,用“玉”来形容山峰,显得既壮丽又神圣;“新朝眼”则指的是清晨的阳光透过云雾,看似新的眼睛在注视着世界。“岩织天花欲坠衣”一句,更是将自然景致与人间美好事物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云木绸缪青羽葆,窦泉零落小珠玑”两句,继续在山中寻觅灵感。其中,“云木绸缪”,形容树木被云雾所围绕;“青羽葆”则是对翠绿色的羽毛或叶子的描写。“窦泉零落小珠玑”,溪水潺潺,仿佛是天上细碎的珍珠散落。
最后,“重来且与看华表,秪恐无人识令威”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这座山寺之美的再次赞叹和对未来之虑。其中“重来”表示诗人的多次光临;“且与看华表”,则是邀请他人共赏此地之美。“秪恐无人识令威”,表达了对于这份美景是否会被后世遗忘的担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