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其五》
《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其五》全文
明 / 钱谦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两月春明席未温,眼看深谷又高原。

金多争羡雒阳路,祸至方思上蔡门。

五鼎食烹皆主父,三期贤佞总王尊。

庄生能悟逍遥理,只为精思曳尾言。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的钱谦益所作,题为《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其五)》。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政治风云变幻时的感慨和反思。

首句“两月春明席未温”,以春天明亮的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寒意,暗示职位变动之快,仿佛温暖的春天还未真正感受就已面临冷落。次句“眼看深谷又高原”进一步描绘了人生的起落无常,深谷象征低谷,高原则代表高位,形象地展示了仕途的跌宕起伏。

“金多争羡雒阳路,祸至方思上蔡门”两句,运用典故,表达对权势欲望的批判和对危机来临后的悔悟。雒阳路比喻荣华富贵之路,上蔡门则源自战国时孟尝君门客食客三千的故事,暗指在得意之时忽视警示,危机来临时才想起谨慎。

“五鼎食烹皆主父,三期贤佞总王尊”借古喻今,批评朝廷用人之道,暗示即使身处高位,也难辨忠奸,贤佞混淆。

最后,“庄生能悟逍遥理,只为精思曳尾言”引用庄子的典故,庄生寓言中的曳尾于涂(泥)的乌龟,象征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官场纷争的厌倦,希望能像庄子那样追求心灵的自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历史典故,揭示了官场的复杂与世态炎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政治现实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钱谦益

钱谦益
朝代:明   字:受之   号:牧斋   籍贯:东涧老   生辰:1582—1664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
猜你喜欢

道旁赠梅花

一枝横出小桥东,凡木旁边迥不同。

未肯临风吐香粉,先将蓓蕾试轻红。

(0)

登乌奴

金壶皤腹贮春醪,路入山堂脚脚高。

但得远尘宽俗鞅,不须临下见秋毫。

(0)

和季平哭小女时避地灵峰

荒山藤束木皮棺,见此令人鼻骨酸。

自是杏殇风易剪,不须惭痛泪阑干。

(0)

送李邠州

文昌冠剑辍名卿,书殿丹青得老成。

晓日旌旗熊虎动,秋郊组练雪霜明。

邠郊风教农桑国,秦帝山河屏翰城。

竹马儿童应借问,使君揽辔旧澄清。

(0)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其十二

门冬如佳隶,长年护阶除。

生儿乃不凡,磊落玻璃珠。

(0)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其一

菊老芙蓉退,化工少均逸。

蚤晚梅花动,从此无閒日。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