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山云树碧生秋,乘兴间为洞府游。
片石却将仙路隔,负人平昔慕浮丘。
晓山云树碧生秋,乘兴间为洞府游。
片石却将仙路隔,负人平昔慕浮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开篇“晓山云树碧生秋”,通过鲜明的色彩和季节感,展现出一副早晨山林中翠绿欲滴、秋意盎然的景象,让人仿佛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紧接着,“乘兴间为洞府游”表现了诗人的心境和行为,他不是被动地观赏,而是主动“乘兴”,即随着内心的喜悦之情,去探访那些隐秘而神奇的地方——洞府。这里的“洞府”不仅是自然景观,也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第三句“片石却将仙路隔”,诗人通过对一块小石的描写,展示了他对于通往仙境之路的向往和憧憬。这个小石似乎在阻挡着通往神秘世界的道路,但同时也成为了引导诗人进入那个世界的一部分。
最后,“负人平昔慕浮丘”中,“负人”意味着背离尘世的人群,“平昔”指的是过去常常,“慕浮丘”则是对远方山峰的怀念和追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生活的一种留恋,以及他对高洁、超脱生活方式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左庙崇清烈,前郊赴享期。
瞻言七世室,并荐一元祠。
乐变摐金备,天行步玉迟。
香茅均奠鬯,锦册不惭辞。
有诏回宸辇,他宫奉母仪。
衣冠对游月,脂泽感平时。
俟献庭虚次,登歌拜受禧。
大哉王者孝,万叶焕烝彝。
君恩重,人心重,未知各各将何用。
思量二事一般情,贤愚忧乐皆相踵。
大道不见是非心,名利嚣尘如幻梦。
朕缘寡昧愧周旋,未信鸦巢鸡生凤。
此理言浅究深言,意马能调袪恣纵。
荆棘太贱任从荒,粟麦本体随他种。
凡夫岂料自家身,开眼如盲堪笑弄。
季于乱世遇时平,掌握纵横谁纪颂。
善念入无边,恶也不知痛。
鲜鲜眼中瑶,玉柱出珍抱。
吾家天万里,识君恨不早。
携来定雪儿,中膏非外槁。
不知何物尤,醉脸兹一扫。
平生珠为邻,冰盘仗幽讨。
或言比丹荔,同传韩非老。
把手西园,有山色、波光相对。
金马客,明朝飞棹,水肥帆驶。
问我年华旬并七,异乡时景春巴二。
最堪怜、游子送行人,垂杨外。聊小小,旌旗队。
聊且且,笙歌载。正冥濛烟雨,许多情态。
南北枝头犹点缀,东西玉畔休辞避。
待莼鲈、归思动西风,相携未。